分享到: | 更多 |
真正的大师不是物质刺激出来的,更不是戴“帽子”戴出来的,而是凭借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科研创新的兴趣,在良好的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依靠长期的潜心钻研“钻”出来的
与其热衷于当“伯乐”、搞“帽子”工程,不如放下身段、甘当“农夫”,用心浇水、施肥,改良土壤
前不久,《中国科学报》刊发了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的专访《人才培养应摆脱“伯乐相马”模式》,读后深有同感。
侯建国校长认为:“管理部门应摆脱‘伯乐相马’式管理模式,把工作重心放在为人才成长营造肥沃的土壤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上。”
他所说的“伯乐相马”式管理,是指管理部门一方面出台各种奖励措施、荣誉称号、优惠政策,以期对人才成长“硬刺激”;另一方面充当“伯乐”,按照自身理念设定标准,通过组织各类评审给各级各类人才“戴帽子”,从而树立标杆,激励众人。
的确,时下吸引、培养人才的各种“帽子”工程名目繁多、争奇斗艳:你有“海聚工程”,我有“万人计划”;你有“长江学者”,我有“黄河学者”;你有“黄山学者”,我有“泰山学者”……其中既有中央部门的,也有地方政府的,既有科研院所的,也有高校的,虽然名称各异,但手段大致相同:给予真金白银的优厚待遇,授予名头响亮的荣誉称号,以达到“招才引智”的目的。
“帽子”工程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实际效果并不那么理想,甚至产生了一些事与愿违的不良后果。比如,由于急于求成、把关不严,一些名不符实的人浑水摸鱼,成为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为了拿到更多的经费,一些人不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科研上,而是忙于包装成果、参加各种评审;在名利双收的诱惑下,一些人头戴好几顶“帽子”,多地兼职、四处招摇……在跑项目、拉经费、抢“帽子”的过程中,本该潜心科研的内心世界变得躁动不安,一些科学家特别是青年人的心思乱了、眼睛花了、精力散了、目标偏了、价值观颠倒了。
其实,真正的大师不是物质刺激出来的,更不是戴“帽子”戴出来的,而是凭借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科研创新的兴趣,在良好的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依靠长期的潜心钻研“钻”出来的。
因此,相关部门和单位与其热衷于当“伯乐”、搞“帽子”工程,不如放下身段、甘当“农夫”,用心浇水、施肥,改良土壤。只要水肥充足、营养丰富,庄稼自然会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
当下科研人员更为期盼的,恐怕是公平竞争、科学高效的科研软环境。比如,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现行规定一方面过细过死,违背了科研工作“不可计划”、难以“按部就班”的基本特征,同时过于“重物轻人”,导致大量经费用在了购买昂贵的仪器设备上;比如,在科研项目评审中,人情、关系等非学术因素依然屡禁不止、暗中作祟,严重损害了公平竞争、学术至上的基本原则;比如,在成果评价上,不是按照不同性质的科研活动分类评价,而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混为一谈,一味地“数论文”……许多有识之士指出,如果上述问题不解决,即使投入再多、仪器再先进,也是事倍功半。
荒漠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平原上难有珠穆朗玛峰。目前我国的科技人才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每年还有大量的海归回流,已经告别了青黄不接;同时,科技投入逐年稳定增长,硬件设备也鸟枪换炮、日渐精良。最缺乏的,当是保障科技人员心无旁骛、潜心研究的创新环境和一心向学、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如果相关部门能不务虚名、着眼长远,在改良土壤、改善环境上踏踏实实下功夫、做实事,就会促进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助推领军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