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0月15日下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岁的大二学生李阳凯(Yangkai Li音译)在校园附近跳楼身亡。警方表示,这显然是一宗自杀案件。该学生曾在美国读寄宿高中。寄宿高中,收费不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又是一流私立名校,这说明两点:一是家庭经济条件好,二是本人学习优秀。然而,根据大学提供的信息,就是这样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在自己的社交网页上承认,由于长期失眠和焦虑,他不得不服药,在单调的日常生活里感受不到快乐。
另一名今年8月在加州富乐顿州立大学(CSU Fullerton)跳楼自杀的留学生来自国内的单亲家庭。工薪阶层的母亲4年前把儿子送到美国留学,可是儿子却在3年里一直不能通过英语水平考试,因此也无法进入大学本科。早在一年以前,他的合法学生身份就已过期,母亲无力再负担他的的生活开销,他本人又不愿回国,最终走投无路选择轻生。
这两起自杀事件虽属极端案例,可是反映的问题却很典型。学业上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还有不适应美国的生活,当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时,留学生就会受到极大的干扰,并由此产生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极端的甚至轻生。
国内的家长对留学的期望值容易有两种误区,一是孩子在国内学习表现良好的,家长“望子成龙”,总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排名最靠前的学校。二是孩子本身学习差,在国内无望上一本二本的,家长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只要能出去,上了美国大学就会变好的”。通过中介的包装,家长们的这些初衷也许都能达到。但结果也许是,到了美国,孩子在学校遇到了超过自身能力的挑战,包装出来的肥皂泡很容易被严酷的现实戳破。
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出国留学,也不是所有留学的孩子都会有所成就。在家长的眼里,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可是在脱离父母庇护的环境下,孩子的情商决定了他(她)是否能渡过难关,顺利适应新的生活。如果孩子的个性太“宅”,不善交流,再加上有颗受不了委屈和挫折、敏感易受伤害的“玻璃心”,父母则要对留学三思而后行。
美国心理协会统计显示,亚裔大学生自杀念头及试图自杀的行为远比白人高。在15至34岁的亚裔中,自杀是第二大死因,而20至24岁的亚裔有最高的自杀率。专家认为,这个现象与亚裔不习惯看心理医师,延误了及时获得专家协助的时机有关。有些人缺乏处理压力的能力,但是又认为寻求心理帮助是件丢脸的事,因此较少看心理医生。事实上,美国大学都提供相关的免费心理咨询,家长要正面鼓励孩子,到大学后尽早了解学校里的相关部门,有需要时应该趁早利用,不要拖延到问题严重,甚至发生悲剧。
在美国,每年都有学生在功课压力下身体和心理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美国的家长一般会让这样的孩子休学半年甚至一年,或是从压力大的名校转到压力小的普通州立大学。留学生往往害怕父母失望,报喜不报忧,有问题自己扛着。作为家长该有这样的意识:与孩子的健康、一生的幸福快乐相比,暂时的挫败和家长的面子都不值一提。所以家长要多了解国外大学的有关规定,在发现孩子无法正常学习下去时,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找出可实施的策略,如休学和转学。
美国的学费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贵,而中国留学生的学费已经成了很多美国大学的一大“财源”。今时今日,不要再相信靠在餐馆端盘子可以读大学的“神话”。在美国大学城附近的中餐馆里,已经很难看到端盘子的留学生了。没有足够财力的家庭,一定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