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戎国强:性学的存在与荒谬:请认清自己
//www.workercn.cn2014-12-26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性学女硕士研究生彭露露剃度出家的消息,让人想起古希腊的一句格言:人啊,认识你自己。

  三年前,媒体就报道过彭露露求职屡屡碰壁的遭遇。彭露露所学专业的完整表述是“人类性学专业”。彭露露在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读研期间,彭露露替导师讲过一个学期的“性科学概论”,100多人的课大受欢迎,“小彭老师”在学生中很有名气。导师对她的评价是:该生已经具备了在高校独立开设性学课程的能力。然而,彭露露毕业后到大学、中学求职,想当一名性教育老师,都未能如愿;要么没有这门课,要么没有专门的岗位。2011年彭露露受聘于北师大珠海分校的心理咨询师岗位后,一直想开一门关于性学的选修课,但并未得到校方的审核通过。从2012年开始,彭露露在周末利用空教室给学生讲课,但因不被纳入该校正式教程,学生听课不计学分。

  彭露露的境遇,也是“人类性学”的遭遇;人类性学的遭遇,其本质是“人”的遭遇。那么,这是一个什么遭遇呢?这个遭遇就是:许多人,不愿意了解自己,不愿意面对自己,仍然是一种普遍的意识或下意识。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是有记载的最初的“生命科学”:“饮食”是每天的生存,“男女”是生命的延续。“性命”交关,该不该认真对待?更何况,性并不仅仅是生命的延续问题。性是最基本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很多社会问题(比如腐败、通奸,比如与性有关的法律事件),人的精神问题(如审美,如婚恋观),都从性上发端,都有性的因素的参与,或与性有这样那样的关系;回避性,失去了“性”这个观察、研究角度,很多问题可能将得不到恰当的解释,至少缺少了一个研究、观察的角度、途径,这不是人自身的损失吗?回避“性”,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人”自身。没有比这更奇怪的了:一边作为“人”在生活,在从事各种活动,一边却在最基本的问题上不把自己当“人”看。

  由于历史的、文化的和现实的原因,人们看待性的心理和眼光严重地被扭曲变形,以至于“性”这个字,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个敏感词,都要用别的词来代替;但是,在言说上越是回避什么,越是在心理上强化之;表面的言说与真实的心理就越是分裂和背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虚伪。

  一边是回避言及“性”,一边是官员通奸的事例不断被揭露出来。最新一期《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的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萍乡市委原书记陈安众,与其他官员有“公共情妇”。以前也有类似的案例。“公共情妇”就是“性虚伪”的极致。这样一种弥散与官场和民间的“性虚伪”、“性回避”,与彭露露所学的人类性学当然是水火不容的。

  与彭露露遭遇相似的,是国内性学权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潘绥铭。潘教授的科研项目,需要对性工作者的大量付费访谈,由于这个人群的“灰色存在”,潘教授的付费不可能拿到正规发票,难以达到审计要求,因此,潘教授以科研资金使用不明为由遭行政处分,由二级教授降为三级教授,并因此提前退休。潘绥铭教授的遭遇,也是其研究对象的遭遇——一部分人的生存状态不被正视,如同潘教授著述的书名:《存在与荒谬》。

  无论是毕业后求职,还是当初读研选择“人类性学”为专业,彭露露所遭遇的,都是旁人或不解,或吃惊,或狐疑的眼神。这种眼神,发端于内心的盲区、暗区。现在,彭露露剃度出家了;“出家”只是不能像她希望的那样,让所学知识直接为社会服务。彭露露出家了,阻击“人类性学”成功了;但这不是“人”的成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