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职时不说,离职时乱说”,这在今天并非个别现象,这促使我们反思,如何才能回归真批评,而非批评秀。
“现在的语文课,至少有一半是不应该学的内容。”近日,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某论坛上,再度对当下语文教学提出批评。
现代教育存有弊端,这是常识。因其形成于工业革命时代,是基于对人性的错误假设而建立的制度,它将人等同于产品,将教育等同于制造,带来无法因材施教、机械僵化等问题,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国存在,在全世界也普遍存在。
在发达国家,由于教育资源丰沛、社会开放,人们有更多选择,比如美国普通中学选修课可达200多门,此外,还可以“在家学习”。可在发展中国家,则难有转圜空间,只能通过渐进的方式去解决。比如日本,当年也曾“千军万马走独木桥”,随着社会多元化,许多人改变了“考入名校即成功”的观念,愿支付高额补习班费用的家庭可以继续,而不愿被裹挟其中的孩子也能成才。
现代教育困境人人共见,要解决它,并非一蹴而就。面对这个超复杂问题,最忌想当然,以为换个领导、变变教材、改革制度、取消高考等就能立竿见影,就能“一招制胜”。
王旭明说今天语文教育有问题,当然正确,他指出的种种不良现象,也非新发现,但只是居高临下的批评一下,谁不会呢?而他给出的解决方案,如“增加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改进现有的教材和课程”、“教会学生思考”之类,真能落地吗?
以“增加传统文化比例”为例,屈原作品曾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结果被孩子们评为最差课文之一;而“改进现有的教材和课程”,这些年一直在改,可成绩平平;至于“教会学生思考”,更是云山雾罩,如思考也能“教会”,则足以列入人间奇迹。
可见,王旭明的这些“解决方案”并没超越工业革命时代对教育的误解,仍然是从产品、需要角度看问题,仍将教育误会为一个固化的、可人为控制的过程,用同样错误的思路去反对,不仅于事无补,且会在偏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应该认清这样的现实: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对教育的认识仍太肤浅,要突破瓶颈,只能跳出教育的小圈子,用更大的视角看问题,通过整合更多资源,使之更开放、更多元,而不是继续执著于内部找小窍门、小点子。
面壁十年图破壁,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需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简单指责很容易,高喊口号式的“伪主张”太方便,可这种“直率敢言”、“仍保持犀利直率的性格”对改变现实究竟有多大帮助?如果只是提升个人品牌,一切依然照旧,那就背离了“忠诚的反对”的立场,蜕变成讪君卖直。
“在职时不说,离职时乱说”,这在今天并非个别现象,这促使我们反思,如何才能回归真批评,而非批评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