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沙尘散去,蓝天回归。要迎来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还需要我们不懈努力
4月15日傍晚,北京遭遇沙尘暴突袭。据称,这次沙尘暴是近13年来北京遭遇的最强沙尘天气。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本是春光明媚好时节,却被一场沙尘暴搅了心情,也让人们穿越到了过去。老舍先生曾在《北京的风》一文中描写过北京春天的风沙:“北边的秃山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北京的城墙,虽然那么坚厚,也挡不住它。寒风,卷着黄沙,鬼哭神号地吹来,天昏地昏,日月无光。”京派作家林斤澜也提到过北京的沙尘暴:“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沙尘暴有多少年历史,也许无从考究,但它经常造访京城确是不争事实。
这些年来,随着三北防护林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沙尘的危害已经大大减缓。记得两年前的全国两会期间,有位代表谈到北京沙尘暴说:多年前“一到春天北京总有一阵子沙尘特别大,厉害时都能把天空染成黄色”,“现在‘满天黄色’的日子越来越少了”。
然而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在环境生态建设方面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但全国范围的生态环境治理,仅仅是还清历史旧账,就很不容易。据统计,今年沙尘天气比去年同期偏多。在此之前,今年北方地区已出现6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5次沙尘、1次强沙尘暴,略少于常年同期(7.3次),比去年同期(3次)偏多。
与此同时,汽车工业等新污染源的出现,也让治理任务面临新的挑战。沙尘暴少了,雾霾天多了,这是不少人的直接观感。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就说,“虽然沙尘天少了,但现在每天出门要看PM2.5了。”
有网友感叹,宁愿忍受雾霾也不要沙尘暴。事实上,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既不喜欢沙尘暴,也难接受雾霾。由此便涉及一个公共命题,在治理雾霾的同时,不可忽略治理沙尘暴。本轮沙尘暴不期而遇,来势汹汹,可视为一次提醒,沙尘暴并未远去,更未绝迹,如果掉以轻心,或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如果高挂免战牌,它甚至会变本加厉。因此,不能因为近些年沙尘暴正在式微,就忽略了它的余威。一旦它猖狂起来,势必让人措手不及。
沙尘散去,蓝天回归。一切似乎归于平静。然而,要迎来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还需要我们不懈努力。沙尘暴不是生活的谈资,而是渗入环境治理的沙子;也不是手到病除的小病灶,而是关涉艰辛而恒久的治理难题。无论植树造林还是遏制水土流失,无论草原种草还是治理土地盐碱化,都需再加把劲。
习近平总书记谈及雾霾天气时回忆说,小时候在北京,那时候其实沙尘也很大,戴着口罩骑车去上学。老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还在面对新的问题,其实老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在中国社会里面是同时存在的。这种问题意识值得品读,清醒判断尤需体会。为了大众健康,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环境治理无穷期。
大众日报:何时沙尘暴不再造访春天 2010-03-22 |
燕赵晚报:在沙尘暴面前,每个人都是穷人 2010-03-22 |
人民时评:沙尘暴卷土重来的警思 2010-03-22 |
燕赵晚报:在沙尘暴面前,每个人都是穷人 2010-03-22 |
大河网:沙尘暴下李白还能否邀来明月光? 2010-03-22 |
人民时评:沙尘暴卷土重来的警思 2010-03-22 |
大众日报:何时沙尘暴不再造访春天 2010-03-22 |
尹平平:北沙南巡 2011-05-03 |
汪昌莲:“沙尘频发”当反思生态安全 2013-03-01 |
羊城晚报:沙中漫步 2010-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