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谢 佼:捐助困难学校需“对症下药”
//www.workercn.cn2015-05-05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现如今,热心公益慈善的人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尤其喜欢向贫困地区的学生伸出援手。这当然是一件能让社会变得更和谐的好事,但是,由于一些捐赠人对基层学生的实际困难缺乏了解,“捐的用不上,用的没人捐”情况时有发生。前不久,我到简阳市壮溪乡中心小学采访时,校长就向我讲述了他们遭遇的尴尬。

  虽然壮溪乡中心小学到成都的直线距离仅80公里,但一道龙泉山脉把壮溪和成都分割为判若云泥的两重世界。这所学校695名学生中,有400多名留守儿童及来自低保家庭的学生。他们长期在只有留守老人的家庭中成长,课后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匮乏,很多孩子甚至连县城都没去过,阅历、眼光和思想都比较受限。

  近几年,壮溪乡中心小学受到了一些公益人士的关注,但校长罗文对此有点啼笑皆非:“曾经有爱心人士想给我们的学生捐赠过冬用的被子,联系到我们后才知道,我们学校没有住校生,都是走读;也有康复中心要给我们捐轮椅,想好心帮助残疾学生,但全校就只有一位同学因患病有此需要,而且已经自己买了。”

  事实上,壮溪乡中心小学最突出的困难是素质教育基础薄弱——全校只有1台电子琴,1台电子钢琴;在编教师27人,月收入仅2300元左右,文体教师严重不够。校长说:“我们的困难在文体教育方面,一是很多文体用品在当地难以买到,二是没人教课。附近山区小学情况基本如此,但能满足此类需求的捐赠很少。”

  “捐被子没住校生,捐轮椅没残疾学生。”捐非所需,非此一例。检索媒体报道,曾有记者走访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共和小学,发现竟有人给孩子们捐《男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营销传播7步技法》等书籍。爱心人士关注贫困地区的学生值得鼓励,但只有在细节上做到“对症”,才能解孩子们的燃眉之急。

  如何化解爱心捐赠方面的“供需矛盾”?关键在于弄清受助群体的真实需求。对于捐赠者来说,将以切切实实帮助困难群体为初衷,而不只是将钱财物简单地“抛”向困难地区。在摸清受助群体需求方面,爱心人士不妨放下对地方政府的刻板成见,多问计于地方教育部门,多去实地考察,以便提高爱心捐赠的精准度。

  另一方面,面临困难的受助群体,不妨改变过去被动受助的局面,通过多种途径让外界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重塑了公益生态,一些确有困难的学校和地区,可以尝试通过一些网络捐赠平台发布求助信息、发起公益众筹。此外,主动将自己的情况反映给公益慈善组织,也是不错的选择。

  粗放式的爱心捐赠,往往难以起到扶危济困的效果,反倒会造成资源浪费。多通过实地考察等手段,善用地方政府和慈善组织的力量,实现“供”与“需”之间的匹配和对接,才能让爱心捐赠更有效率,让爱心之花盛开到最需要的地方。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