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储朝晖:频繁装修戳中教育经费投入漏洞
//www.workercn.cn2015-05-22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要改变长期以来钱跟人走的经费分配方式,转向钱跟事走,建立专业机制保障,用钱去有效地办事,这就是提高教育经费绩效的简单原理。

  “近些年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在快速增加,幼儿园把投入多数用在了基础建设上,有些幼儿园有了钱就频繁装修,对孩子的成长不负责任。我建议政府应该对幼儿园装修的次数、时间间隔以及装修后多久可以开班作出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晓霞在一次座谈会上说。(《中国青年报》5月20日)

  事实上,学校“频繁装修”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学前教育阶段,也不仅仅折射出如媒体所说的“现代化陷阱”。问题在于: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教育经费的使用方向和绩效问题越来越凸显,我们必须直面怎么花好每一分钱的问题。

  从过程上看,出现这类问题有其必然性。在教育经费极度短缺的情况下,经费投入主要解决“人头费”这类最基本的需求,满足这样的需求不需要太多专业评估,钱花出去似乎没有太大错。而当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超越了满足最基本的需求的层次后,依靠原来的方式进行经费投入就必然出现盲目低效的问题。

  依据笔者的了解和调研,影响教育经费绩效的主要原因,一是不少地方缺少对当地经费需求的深入分析,用抽象的“均衡”、“现代化”等概念掩盖了具体问题,从而导致教育经费没有用在刀刃上;二是在经费分配上依行政切块的现象严重,绩效目标不明的经费流向,其使用绩效自然难以提高;三是预决算走形式,规范、制度不健全;四是教育经费分配使用过程不透明。

  总体而言,现有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分配过于依赖行政体系,而行政体系本身对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提高以后的教育发展需求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在多项需求面前缺乏判别和选择能力,于是在不少地方,教育财政经费用来干什么不甚明确,软件提升等需要做的事又没有做起来。

  随着财政教育投入提升到新的水平,亟须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分层经费投入筛选机制,对于人员工资等刚性投入依据相关政策实施外,需要大幅增加较高层级的专业发展性投入,而这部分教育经费如何用好管好,关键在于建立相对独立的专业评估机制,通过规范的事前评估、过程监督、事后评价审计来有效提高经费使用绩效。

  从长远发展看,提高教育经费投入的绩效需要建立并把好几道关。第一道关是教育经费投入全口径进入预决算,不留死角和漏洞,分清基础刚性投入和专业发展性投入。第二道关是对专业发展性投入必须经过专业组织的预评估,用钱的部门在明确了绩效目标后编制出实施方案,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请相关专业人士、社会代表对其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持续性、存在的风险等进行公正、科学的评估,未通过评估的不能投入。第三道关是公开透明,推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建立面向社会的年度财务报告制度,经费的使用方严格按照经过论证、评估的方案用钱,防止“跑冒滴漏”、偏离目标、偷工减料、改变用途、弄虚作假等。第四道关是事后评价审计,依据工作方案以及过程中的记录材料对全过程进行审核、检查、总结,并对责任人的工作做出评定,若未实现目标或过程中发现违规行为应追究责任。

  简而言之,我们要改变长期以来钱跟人走的经费分配方式,转向钱跟事走,建立专业机制保障,用钱去有效地办事,这就是提高教育经费绩效的简单原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