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刘 畅:安全,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www.workercn.cn2015-05-29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蕴含着一个民族未来的所有可能性。而健康成长的前提,首先是安全的环境

  日前,质检总局公布了“中国城市居民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现状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六成儿童每周都会乘坐家庭汽车出行,而使用过儿童安全座椅的家庭比例仅占两成。这一结果令人深思。

  关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社会的责任。但如何将这种关爱转化为切身的翼护,则不仅需要深沉情感,还需要合格的能力;不仅需要倾情付出,还需要守住安全的底线。5月21日,西安市长安区高望村,一个2岁多的孩子掉进了深达40米的井里,虽然孩子目前已从井里救出,但仍未脱离生命危险;5月23日,河北省大名县,5个小学生下河游野泳,发生溺水事件,无一幸存。这样的消息,令人扼腕,刺痛神经。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亦是社会的一员。现实中,许多家长却是高关注、低能力,将守护的职责推向社会,希冀坏人更少、制度更好,疏于安全的防护与教育。对社会来说,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家本位”的观念并未散去,养育更多被视作家庭私事。儿童作为社会中更需保障的一个群体,在社会管理中却被忽视,对儿童的安全管理往往失之于松、失之于软。

  “愿出一千万,寻回爱子”“孩子已走失多天,帮转”,这样的悲剧许多人都曾看过、听过。而在唏嘘感慨、爱心转发后,有多少家长真正引发警醒、给予孩子安全教育?真正拿出时间对孩子进行防拐防骗的体验训练。我们的社会,在经历一次次悲剧后,是否思考过不再将救济手段局限于海报、论坛、朋友圈,而去建立一套迅速、有效的失踪预警机制。

  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蕴含着一个民族未来的所有可能性。而健康成长的前提,首先是安全的环境。家庭、政府部门和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是孩子安全的首要监护人,从培养安全意识、传授安全知识,到配备安全座椅等具体举措,如果家长把好第一道关口,就能将安全隐患扼杀于萌芽状态。对政府部门和社会而言,应把关爱转化为更顺畅的救助渠道、更完善的预防机制、更具操作性的法律规定。无论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八项措施》,还是上海、山东等地对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进行立法,都表明对孩子安全的保护正在朝着制度化、法治化的方向迈进。

  近日,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庆祝201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的联合通知》,明确提出全社会形成保护儿童的良好风尚。如何对待孩子,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为孩子们织就一张平安、幸福的安全网,这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也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