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7月18日,2015年重庆第六届人才博览会暨重庆2015届毕业生大型双选会在渝北区汇博人才市场。在招聘会现场,90后应届毕业生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来应聘。但因家长过分介入而适得其反。(7月19日中国新闻网)
都说“在父母的眼里,儿女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可想而知,以独生子女为主的90后在父母眼里将是怎么一个放不下心的牵挂。父母陪子应聘,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不放心,但同时也反证了孩子独立性的缺失。父母满满的保护欲使得应聘结果适得其反,这样“越俎代庖”式的应聘又何必呢?
首先,陪子应聘让孩子缺乏锻炼成长的良机。虽说应聘不一定一帆风顺,但应聘的过程恰是让孩子积累应聘经验、进一步完善自我的机会。每一轮的应聘,不管成与败,都能让孩子进一步了解招聘方需要怎样的人才,思索并完善自身不足,最终有效调整自己的求职态度和方向,使之更善于“推销”自我,也更善于把握良好机遇。所以说,父母“越俎代庖”何尝不是无意间让孩子失去了一个社会就业课堂呢?
其次,陪子应聘使招聘方对应聘者缺乏必要的了解。对于招聘方来说,最迫切需要了解的是应聘者是一个怎样的人才。而这样的了解并不局限于几个文凭或几本获奖证书,更重要的是希望能通过应聘的“面试”之机,了解应聘者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意志品质等。家长的介入,使招聘方变得被动,反成了家长的调查对象,这样的招聘无形中阻碍了招聘方了解孩子的机会,自然会使招聘方对应聘者的印象分大打折扣。
再次,陪子应聘让孩子缺乏应聘工作的主动性。就拿这新闻中的小唐来说,因为父母的介入,自己插不上话,索性在招聘现场玩起了手机。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倾诉。虽说有不少孩子同意了父母陪同应聘,但父母大多对经济条件、工作环境等是否优越进行考虑,而对孩子真正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却缺乏一定了解。这样被动的让父母“包办”应聘的方式,孩子因缺乏选择的主动权,会对应聘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和热情,就算应聘到工作后,也会对来之不易的工作缺乏应有的珍惜。
虽说90后没有大人一般睿智的社会经验,但在求职面前还是需要自我担当。家长们与其“包办”式陪同应聘,不如让其自我去尝试和历练一番。若能借应聘之机,让孩子们积累求职的经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受点挫折又有何妨?
肖时平:戒网瘾须先疏通孩子潜藏的沟壑 2010-09-13 |
检察日报:名流滥序 2009-12-28 |
检察日报:名流滥序 2009-12-28 |
四川在线:谨防天价夏令营给孩子带来的攀比... 2009-08-04 |
谁来救救孩子 2012-12-26 |
湘乡校园踩踏事故直击:8条生命的最后拐角 2009-12-09 |
胡印斌:“太子辉”背后有没有“保护伞”? 2014-04-16 |
张桂辉:户籍新政意义深远 2014-08-13 |
遇见“权贵车”、“钱贵车”还是停步敬礼好 2009-05-18 |
四川在线:父母爱孩子却遭孩子恨的几点建议 2009-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