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教育部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禁补令”后,假期学校集体补课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记者在安徽、江西调查发现,“学生一周补课6天”“在职老师变身补习班老师”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漫漫暑期成了学生和老师忙碌的“补课时光”。(7月19日《新华网》)
这真是让人无言以对,教育部的“禁补令”为何在这些地方失去了效率。如此而言,难免不让人想到那句老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不是拿村长不当干部?针对这样的现象,有专家建议,在一些特殊时期,学校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程,比如初三和高三阶段,学校要免费开展一些辅导活动,并适当给予教师补贴,让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在校园内得到满足。也就是说,“补课”可以区别对待。
其实,对于有偿补课,教育部早就发过通知并提出要求。禁止有偿补课,各地教育部门包括中小学积极响应。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学生补课的现象减少,书包也比以前减轻了。寒暑假期间,学生们有了自己的天地。但是,有偿补课大有回潮之势。在学校围墙内不能“校外课”,有的教师利用居民住宅给学生开小灶,也有各种培训机构利用寒暑假期间抢生源。类似这种现状,相关部门视而不见。尤其是学生家长像“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别人的小孩补课,自己的小孩不补课,岂不更落后,参与补课成了“暗争”,地下交易。有偿补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城市的“牛皮癣”。
要想马儿跑,又叫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事。一方面片面追求升学率,另一方面,又不准“补课”,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如何能跟上趟。就像竞技体育一样,同样的一堂课,有的队员能按时完成课时,而有的队员却要增加“补课”和开小灶,这样才有可能出成绩。比如,获得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女子体操个人全能冠军的北京选手刘亚军,她的训练课总比别人多。原因在于她的肩关节比其他人要硬,其准备活动,必须要比别人多,否则训练任务难以完成。不用多言,她的训练课也比别人多。
同理,家长愿意给孩子补课,目的就是让孩子能跟上趟,不掉队,而教师有偿补课也就“有机可趁”。
显然“禁补令”,实施“零容忍”,言过其实,“禁补令”,不能搞一刀切,需用弹性管理。取缔“有偿补课”,要“言而有信”。在特殊时期,特定的条件下,为学生提供免费补课,可以试点推广,同时加强管理与监督,防止“有偿补课”地下交易。
检察日报:令行禁不止 2009-07-27 |
殷国安:“应试教育”不是“禁补令”落空的... 2010-08-16 |
胡 艺:幸福评价体系需教育公平驱动 2010-11-29 |
温国鹏:跨省补课,“补”出的是教改漏洞 2011-08-03 |
太原晚报:家长为何“求补课”? 2013-10-22 |
邓海建:谁逼着家长哭求补课? 2013-10-22 |
既然“禁补”何来例外 2009-07-28 |
胡 艺:学生幸福指数评价别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2010-11-29 |
李家华:假期补课,不如补“心” 2011-01-24 |
长城网:假期补课屡禁不止 教育部为何不出... 2010-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