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因为奥数,连带着数学也变得灰头土脸的。如果数学教育依旧这样下去,我们跟美国奥数的差距还会加大。”人大附中数学特级教师王金战说。在奥数风生水起的年代,王金战几乎是个神话:曾带过的一个班有37人考上了清华、北大,还有10人被牛津、剑桥、耶鲁等名校录取,他所辅导的奥赛学生也屡创佳绩。(7月28日《中国青年报》)
作为曾经创造过教学神话的数学特级教师,对奥数情有独钟,对“禁奥数”耿耿于怀,心情可以理解。但其将奥数同数学混为一谈,认为“禁奥数”误伤了数学,显然有点危言耸听。事实上,在国际奥数竞赛上偶尔输给美国,并不代表中国的数学教育也输给了美国;反之,即使在国际奥数竞赛上屡创第一,并不意味着中国在数学教学和研究上,也稳居世界第一。
不可否认,奥数本来是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科兴趣,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好经”,但在功利诱惑之下,却明显被学校及家长念歪了。长期以来,以奥数为首的竞赛活动慢慢变了味。学科竞赛本来就是属于“小众运动”,却变化了“大众项目”,尤以奥数为甚。初、高中择校乱象,高考加分及保送制度,使很多学生参与奥数的功利性被强化,动机和行为被扭曲,违背了奥数竞赛的初衷。
近年来,国家和一些地方不断出台“禁奥令”,如叫停奥数竞赛、取消奥数培训、严禁奥数成绩与招生挂钩等。2014年7月初,北京市教委重申,叫停与升学挂钩的奥数竞赛培训,至10月31日,全市所有涉及奥数的培训将暂停,初中入学摸底考试禁考奥数。然而,严令之下,奥数补习班仍异常火爆,奥数竞赛仍热度不减。鉴于此,教育部门频出狠招。一方面,明确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严禁择校;另一方面,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取消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国内获奖生保送大学的资格。从各地奥数热“退烧”来看,这些调控措施,显然取得了一定效果。
然而,数学特级教师“吐槽”,也给教育部门提了个醒:对奥数不可一禁了之。奥数本身并无原罪,与其对奥数等各类竞赛进行“封杀”,图一时之快,不如思谋制定更多体现公平正义的政策,引导和规范竞赛朝着有利于教育事业、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出台有效措施,净化竞赛环境,让竞赛回归本位;转变竞赛的奖励机制,弱化功利诱惑,摒弃孤注一掷的病态心理,将竞赛的舞台,还给那些真正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
大众话题:“疯狂奥数”的根子何在 2009-04-24 |
徐 敏:裁减加分并非高枕无忧 2010-11-24 |
“奥数”的赛车道 2009-02-17 |
南方日报:阻止奥数疯狂是教育改革一小步 2011-06-01 |
姜泓冰:需为被奥数的一代踩下急刹车 2011-11-25 |
“奥数” 2012-09-14 |
毛开云:奥赛的高速列车能戛然而止? 2012-10-29 |
汪 明:高考加分“瘦身”彰显改革诚意 2014-05-15 |
文汇报:“奥数热”的病根找准了吗 2009-06-30 |
文汇报:“奥数热”的病根找准了吗 2009-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