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8月中旬,眼看新生入学的日子将近,给孩子购置入学行囊,已成为许多大一新生家长的头等大事。除了添置生活必备品外,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已成为学生的必备装备。有的学生从上周开始,便和父母一起准备。有父母晒孩子开学账单,还未入校门就花掉2万元,开学消费花掉4个月工资。(8月14日《清远日报》)
大学校门还没进去,就已花费数万元费用,对绝大多数工薪家庭来说,这显然不是一笔小数目。据说现在大学新生的入学“标配”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或者干脆来个“苹果三件套”,仔细一算,光是这些东西,价值就超过上万元甚至是数万元了,难怪一些家长直呼孩子上大学,自己要“破产”了。
客观地说,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有些东西确实是大学学习和生活所必须的,比如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没有确实不方便。但有些东西,就显得没有那么必要,比如数码相机。既然现在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带有照相和摄像功能,而且像素越来越高,为什么还要花上几千块钱,额外买一部相机呢?即便是笔记本和智能手机这样的必需品,也有名牌非名牌,高档不高档的区别,价格相差悬殊,对于大学生来说,不管是从经济角度来考虑,还是从实用性来考虑,都无须过于追求“高大上”,否则就是一种非理性消费了。
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到底是什么催热了“开学经济”?在我看来,一是父母的“犒赏心理”在作怪。很多父母总觉得孩子苦了累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金榜题名熬出头了,所以自己无论如何也该表示一下,即便孩子不主动提要求,父母也会主动“有所表示”。殊不知这种“犒赏心理”不但容易导致非理性消费,而且容易让孩子在心理上滋生不劳而获的心理,互相攀比的心理,有害无益。
二是大学新生的“邀功心理”在作祟。有父母的“犒赏心理”,就必然有孩子的“邀功心理”,很多大学生觉得自己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必须得要求父母奖赏一下自己,于是难免对自己的父母“狮子大开口”。大学生的这种“邀功心理”同样有害无益,一方面父母供自己上学已经很不容易,要懂得感恩,而不是趁机“宰父母”;另一方面,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不是为了父母,其实是为了自己,那么在父母的资助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什么还要父母来奖赏?
三是商家的蛊惑利诱。其实最盼望“开学经济”的是各路商家,甚至说“开学经济”的概念,就是他们一手炒作出来的。商家在商言商,只要他们卖给学生的东西不是假冒伪劣,在交易过程中不存在欺客宰客,那也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大学生和家长,却不能被商家牵着鼻子走,或者买回一堆没用的东西,或者是超过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而非理性消费。毕竟,学会理性消费,避免寅吃卯粮,也是大学生的大学“必修课”。
解放日报:大学新生须“精神断奶” 2009-08-31 |
解放日报:大学新生须“精神断奶” 2009-08-31 |
苑广阔:报到设“家长禁区”,新生早该自立了 2012-08-13 |
谢小芳:让独立的提醒来得更早一些吧 2012-08-22 |
攀比消费,父母受累 2013-08-20 |
毛建国:上万元的开学行头“伤不起” 2013-08-22 |
于 静:对待新生“家长护送团”不妨包容一些 2013-08-29 |
四川在线:给独立报到的学生发钱不若给家长... 2009-09-09 |
扬子晚报:“兴师动众送新生” 为家长们辩... 2009-09-07 |
扬子晚报:“兴师动众送新生” 为家长们辩... 2009-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