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刘大山:大学之大,与大门何干?
//www.workercn.cn2015-08-26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有人发现某职业技术学院新大门与清华大学“清华园”校门惊人相似。该校副校长称:因自身是航海院校,与国外联系紧密,所以选择欧式建筑,没想到会与清华大学校门一样。

  校训撞脸,通知书撞脸,连校门也撞脸……千校一面,面容模糊,这样的大学实在令人失望。不过通知书也好,校门也好,毕竟不是注册商标,就算存心山寨,公众除耻笑鄙视外也莫之奈何。反而事件背后隐藏的普遍现象更值得深究,即中国高校为何如此热衷于建大门?不仅经常翻修,且越堂皇越好,越气派越好。

  几年前,山东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因“国内造价最高的大门”引发舆论关注。后经媒体核实,南昌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大门造价均是百万元起步,虽然与网传的数千万元相去甚远,但部分高校砸钱基建、盲目攀比已是不争事实。某种程度上,大学之大被异化为校园之大、大门之大。

  也不能过于责怪大学校长,中国人的传统就是讲究“门面”,所谓“宅以门户为冠带”。门与墙隔离出空间领地,彰显出地位身家,也约束着观念与派系。“门”的意义体现在很多成语中,如门当户对、门第之争、旁门外道,连武侠小说中惩戒逆徒都要逐出门墙,可见古人对门的重视。

  然而,就像这些成语多含有贬义,门与墙的象征意义也渐渐不为现代文明所容。作为传承知识、培育人才的学术机构,开放、包容是大学的应有之义,关注现实、通晓时务、经世致用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同时高校本身也是公共组织,理应对社会分享资源、提供服务。建设“没有围墙的大学”是学生和公众的共同企盼。当然,这里更多是指精神上的无形之墙,而非物理形态的门与墙,大学是否自由开放与造门修墙没有必然联系。但众多高校如此执著于建设气派大门,仍是舍本逐末,走火入魔。

  很多人出国求学或旅游回来,都有这样的感受:绝大多数欧美高校既无校门也无围墙,即便有也是异常普通,甚至寒酸。不管基于怎样的历史因素,客观上都造就了这些名校平等、坦然、包容的气质氛围。在国内,曾有网站举行过“最有个性校门”评选,各高校学子使出浑身解数参与,没想到最后夺魁者居然是湖南大学,因为它没有校门,这是最大的个性。湖大党委书记刘克利认为,没有围墙的千年学府,是湖南大学独特校园文化的外在传承,赋予了学生自由的文化人格和学术人格。

  大学之道,不在于大楼,更不在于大门。如果说校门有存在的必要,也应是校园文化的浓缩和体现,重在寄托精神价值;绝不能将浮华、奢靡、怪异等不良风气倾注其上。做不到这点的话,大门还是不修为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