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张 燕: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最重要的是公平
张 燕
//www.workercn.cn2015-09-08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1270万中小学教师,即将收到国务院发出的一份“大礼包”:李克强总理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9月7日《新京报》)

  职称的高低决定待遇状况,各个行业也都需要通过职称的认定,来激励从业者和行业自身的发展。教育当然也不例外,特别是中小学。教师也是正常人,需要生活需要养家糊口,需要职业发展和职业尊严。在教师节前夕,国家出台文件,决定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从试点到深化、全面推开,这对基础教育、偏远落后地区的教师而言是大好事。让小学老师也可以评教授级的高级职称,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降低论文要求,这对于老师们来说是个正激励,有利于老师和学校领导将更多心思用在教学和师德上。

  从宏观上说,全面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打破了原有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天花板,引导教师们更愿意在一线教学上多下工夫。但细节上,需要注意的是,过往职称评定中,越是大城市,越是好学校的老师越占优势。越是偏远落后地区、乡村学校的老师评级越难。不否认,相对而言,大城市、好学校的教师资质本身要好一些,因此职称评定中必然有优势。全面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师资配备不公平的问题,但科学合理的职称导向,有利于好老师扎根乡村、扎根小地方。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乡村学校、落后地区的中小学,首先优秀示范毕业生不愿意去。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虽然去了一部分,最终也大量流失。要留住这些优秀的老师,吸引更多的优秀老师,就必须在激励机制上下足功夫。教育公平关系社会公平、国家前途,适当倾斜乡村、落后地区不是搞特殊,而是匡扶本应有的公平而已。换句话说,如果相对落后地区、乡村学校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评定较高职称,他们就愿意留下来。

  不仅如此,通过适当的倾斜,也能吸引更多的师范毕业生去任教,假以时日,城乡、发达和落后地区的教育差距可以缩小。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掌握职称评定的主要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这部分群体,大多在城市工作,不少是从城镇优质学校管理者一步步提拔上来的。毫无疑问,职称评定过程中,如果规则制定不够科学,评定过程公开透明度不够的话,优质学校和城镇学校的老师在职称评定上继续享有优势。若此,全面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不公平,而且会浪费更多的教育支出。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从顶层设计上足够重视,明确各级职称分配的均衡化,并适度向落后地区、乡村学校倾斜。当然,为防止一些人钻空子,在落后地区、乡村学校暂时任教目的就是为了职称而来,必须规定在这些学校的最低教学年限。其次,更重要的是,职称的评定不能简单由教育官员说了算,要给予教师共同体足够的信任和评定空间,并做到足够的公开透明,让职称评定经得起考验。

  通过公平和适度倾斜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有助于基础教育的公平,但一项政策不足以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根本上,各项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做到公平和适当倾斜,假以时日,教育公平才能真的实现。(张 燕)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