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9月28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2015年9月“科学”流言榜。其中,“女人吃木瓜能避孕”、“用双面胶能从ATM机中粘出钞票”、“兰花放卧室里会让人失眠”、“一家三口吃剩菜致癌”、“儿童定位手表辐射是手机上千倍”等9条热门流言进入榜单。(见9月29日《北京青年报》)
但“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天下”,相较于方兴未艾的辟谣平台,“科学”流言传播的速度和途径更快更广更能蛊惑人。“科学”流言不同于其他网络谣言,谣言是没有事实而捏造事实,而“科学”流言披着“科学”的外衣,让人难辨真假。且这些流言往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兰花放卧室里会让人失眠”、“一家三口吃剩菜致癌”等更是事关生命健康,不少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接纳它。很多人对“科学”流言不但入心入脑,而且以“小心驶得万年船”的姿势在践行:倒掉剩菜是小事,吃了致癌可就追悔莫及了。这样一来,就难免陷入辟谣与传谣“两张皮”的怪圈:你辟你的,我传我的。往往是旧流言的余毒还未消失,新一波流言又来了,夹杂在众多的“科学”流言之间,不少人感叹,没有什么东西能放心吃、放心用了,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得逼着自己改改了,生活节奏也被打乱了,徒增了不少生活的压力与烦恼。
辟谣与传谣“两张皮”,固然有流言的蛊惑性,但也离不开辟谣的及时性与权威性。“谎言说上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这句话用在“科学”流言上并不为过。等流言广为流传,已经被人接受甚至深信不疑了,这时的辟谣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粉碎“科学”流言,一方面要依法将“科学”流言纳入法律规制的范畴,建立甄别机制。有些流言的形成,可能是基于认识的盲区,从最初的善意提醒慢慢衍化而来,逐步变异,没有主观恶意,不适合用打击网络谣言的法律手段进行制裁。但也有不少流言带有商业炒作或故意恶搞的成分,或为获取某种利益,或为达到个人某种目的。对这类流言,需要查清源头,依法打击。另一方面,要科学终结。“科学”流言必须靠科学出面辟谣。但目前辟谣与传谣“两张皮”的现状,表明建立国家级的辟谣平台很有必要,这样才能提高辟谣信息的权威性,从“骨子里”摧毁“科学”流言生存的土壤。同时,还要建立辟谣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机制。只有让辟谣信息沿着流言跑过的路线再跑,流言才会不攻自破。不然,辟谣信息就可能会被流言吞噬,最终消于无形。
流言止于智者。粉碎“科学”流言更需要公众的参与,坚持不信谣、不传谣。对那些似是而非的信息,养成求证的习惯,要么向专家求证,要么向辟谣平台求证。在没有得到确认之前,别轻易相信,更别轻易转发,不当流言的“帮凶”。对不明真相者转发的流言,及时告知真实情况,凝聚辟谣的整体合力。
张悟本倒了,“神医”还在 2010-08-04 |
话题圆桌:李一,又一个“神道”的倒掉 2010-08-19 |
刘 辉:教授,请勿在亡者的伤口上撒盐 2011-03-30 |
吴睿鸫:极端天气免费通行不妨制度化 2012-07-24 |
刘克梅:陆步轩为何“仍觉丢脸” 2013-04-17 |
看台声音:有关国球的审美疲劳 2013-05-21 |
盛 翔:江油暴雨防御预案里为何没有封桥 2013-07-10 |
体坛声音:国球强大不是罪 2014-05-10 |
蔡晓辉:“没有时间想未来”的教育没有未来 2014-05-20 |
体坛声音:国球强大不是罪 2014-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