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0月19日下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200余名新生被“赶出寝室”,参加“盲行校园长城”心理拓展活动。这是该校青春护航学院首席心理专家吕慧英教授针对“屏幕一代”开出的“处方药”。“今年的新生主体是1996、1997年出生的学生,是‘电子屏幕’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他们个性更鲜明,有主见、有思想,但喜欢低头,不喜欢社交。”吕慧英表示,很多新生在线上活泼开朗,但线下却像换了一个人,一方面是因为中学阶段所处的环境较为单一;另一方面是现实社交能力较差,信任感较低。(《楚天金报》10月20日)
出现线上线下性格“分裂”的,绝非只有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被紧紧“网”住,尽管绝大多数信息毫无用处,但许多人仍旧乐在其中且不能自拔,总有刷不完的屏、点不完的赞。因沉迷于手机引发的社会、家庭矛盾,常不绝于耳。
最近,美国摄影师Eric Pickersgill的一组摄影作品“Removed”在网上异常火爆:原本很日常的生活场景,当摄影师把手机和所有电子设备都从照片中“P”掉后,照片中的那些人立马像失去了灵魂的幽灵。而在更早些时候,有媒体也曾报道:一位盼着儿女回家看看的“空巢老人”发觉,回到家里的儿女们整天只顾玩自己的手机,顿时火冒三丈。此事也曾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但在互联网势不可挡的今天,许多热点只是层出不穷的热点的“炮灰”,几乎无法改变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
当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时,只要关上电脑、放下手机后稍加沉思不难发现,我们的许多时间已被互联网“夺”走。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我们比过去更忙更累更感觉没有时间。甚至,许多时候我们因为迷恋网络,原本懂得的礼仪与亲情交流也在不知不觉中淡化。
当互联网使我们生活加速,使我们变得更忙时,慢越来越像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奢侈品。挪威奥斯陆大学社会人类学系教授托马斯·H·埃里克森曾在《时间,快与慢》一书中指出,有时,“拖延是一种优雅,慢速是一种美德”。为印证慢生活的巨大魅力,埃里克森以“北欧四国”(芬兰、瑞典、挪威、丹麦)作为样本,极力推崇北欧人羡慕的小木屋——其所处地理位置大都偏僻,有的还没有电视、电话和互联网。为了返璞归真,净化心灵,一些人入住小木屋后拒绝用电,甚至有人一进入小木屋后便摘下手表塞进抽屉,连时间一并抛到脑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紧张的生活慢下来。
适当放慢生活的节奏,这其实也是生活品质的体现。慢,其实并不难,只需要我们适当做些“互联网—”,即像埃里克森教授描述的小木屋现象那样,选择性地刻意“屏蔽”一下互联网,让自己偶尔远离虚拟的喧嚣,这既可以让我们紧张的神经得以松弛,还可以让我们“赢得时间”,得以享受同家人、朋友深入交流,以及深度社交带来的欢愉。
乔新生:英国骚乱,为何迁怒于社交网站 2011-08-16 |
梁春晓:互联网浪潮刚开始 2014-04-28 |
文汇报:真正考验的是科技与人性的结合 2014-06-10 |
安传香:与法同路,移动互联网才能行稳致远 2014-11-04 |
程施臻:从世界互联网大会选在乌镇召开谈起 2014-11-19 |
余建斌:网络并不完美 2014-11-21 |
经济日报:互联网推动中国与世界融合 2014-11-26 |
司 南:“山寨红利”走不远 2015-01-30 |
经济日报:“互联网+”,加的不仅是技术 2015-03-13 |
赵永新:豆腐必须首先是豆腐 2015-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