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参与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获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他花了一学年时间,在一所公立高中蹲点。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书名叫《梦想的学校》,第一章用了这样的长标题:“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4.0”。这本书描述了这所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在相似的一所美国高中,华裔女孩田田的经历,也如出一辙。(12月28日《重庆晨报》)
不知从何时起,“国外学生都很很轻松”似乎成为不少国人心中的一种固定印象。这一认知的得出,到底是源自信息的误导,还是在批评中国学生负担过重时所不自觉树立的“正面参照”,也已很难考证。但是只要稍稍查证即不难发现,有关“美国高中生同样辛苦”的新闻在网上并不少见,比如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就曾在一次演讲中透露,“如果把美国的高中教育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绝对不会是减负而是增负。”这与《梦想的学校》一书所传递的信息,无疑是吻合的。
暂且不论书中所描述的美国高中生“4小时睡眠,4杯拿铁”的群像是否有着普遍性,我更关注的是,如果“美国高中生也辛苦”的确成立,它又到底应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中美高中生的“苦”又是否完全一致?比如仅就报道所呈现的信息来看,美国的学生之苦,除了课堂上、教材上的知识需要掌握,考试多,其实还包括庞杂的课外知识要求,比如论文写作,特长培育等等。而在我们这里,分数至上与标准答案才是真相。两相比较,到底哪一种“苦”更有利于人的全面成长和创造力的培育,或许就值得思考。
还要看到,那种“国外教育很轻松,中国学生负担重”的印象和描述,本来就是一种极其可疑的非此即彼的论断。它既让我们无法了解到国外教育的真相,也很难对自身的教育问题作出正确的认知。要知道,教育方式关系到文化、观念、制度等诸多因素,不可能要求每个地方的教育和人才选拔途径都一致,也本就没有完美的教育方式可言。但教育所致力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的目的当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理性的审视中外教育的同与异,应该是从比较找寻到“公约数”和合理的一面。“别人的我们都反对”和“别人的我们都赞成”,在某种程度上仍都是一种对立思维的作祟,并无益于我们在比较中进步。
对于它国教育真相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客观的看待自身。但在比较中,不应该是树立“比惨”的逻辑,比如美国高中生很辛苦,是否就能成为我们不必为学生减负的理由?美国高中生或许也不轻松,但在其国内也同样存在着“减负”的呼声和改革期许。可见,现实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合理”的。因此,在观察到更多国外教育真相的同时,也应该警惕放大“片面真相”对我们的教育改革产生误导,甚至遮蔽我们教育中的问题。
就在前不久,英国BBC制作的中式教育纪录片曾引发较大的关注,它也是一种中外教育方式的直接对比。然而,抛却具体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等因素,简单的对比都可能产生偏差和“部分的真相”。所以,美国高中生也很辛苦这一信息,与其说它在论证学生必须吃苦的正确性,不若说只是在表达一个举世皆然的常识——成才之路没有捷径可循。就此而言,不妨淡定视之。(朱昌俊)
中国青年报:英美法系并非司法改革唯一选择 2009-05-13 |
山 石:美国学生选专业真不看重“钱途”? 2010-10-19 |
中国青年报:英美法系并非司法改革唯一选择 2009-05-13 |
张 治:莫把孩子当“工具” 2012-04-26 |
羊城晚报:“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 2009-04-24 |
快评天下 2012-10-29 |
中工时评:22名小学生被砍伤,先给个真相 2012-12-17 |
张西流:“中国式修学游”亟需制度规范 2013-08-12 |
付瑞生:“鲁迅很闲”,教育之伤 2013-09-05 |
羊城晚报:“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 2009-04-2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