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刘大山:“闯关游戏”代替笔试有破冰意义
//www.workercn.cn2016-01-15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本周是我市所有中小学生家长最忙碌、最焦虑的一周,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各家长群里多了种情绪叫“羡慕嫉妒恨”。鼓楼区不少小学创新一年级学业评价方式,用游戏闯关等形式代替期末笔试,动动嘴、动动脑、动动手,一场“考试”就结束了,这让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

  素质教育已经喊了十几年,从上到下仍然围着分数这根指挥棒转,因为考试评价制度不改,其他一切都是镜花水月。取消统考、由学校自主决定考试方式,无疑具有破冰意义,值得点赞鼓励。但将之放在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背景下思考,就会发现这一步迈得并不容易,现在也远未到乐观之时。如果把教改本身也视为“闯关游戏”,我们才刚刚闯过第一关。

  从200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起,我国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对教改提出了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紧迫的任务要求。特别是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明确要求小学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然而实际情况呢?大家心知肚明。现在,还在考的家长羡慕不用考的,可对于这种方式能否延续,当事校长们很保守:“应试能力是孩子需要具备的素养,游戏可以作为补充,但取代笔试并不现实。”

  校长的忧虑,反映出关于免考、减负,仍有许多矛盾和现实问题存在,这种状况在其他省市的改革实践中同样存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及家长各方并未完全达成共识。

  取消统一考试,并不意味着没有了对孩子的量化评价,而是不再“一考定胜负”,更加注重日常的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这对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建立具体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上,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都需要突破,需要实践。取消统考家长和孩子们当然欢迎,但如果没有完善的日常评价体系取而代之的,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我们就无法得知孩子的学业状况和相对水准。学校和家长又怎能放心呢?

  另一方面,只要中高考存在,分数就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就算把“免考令”从三年级扩大到六年级,可初中呢?高中呢?想想看,当习惯了素质教育的孩子们进入初一,等待他们的是怎样巨大的挑战,恐怕很少有人能顺利过渡。在小学免考的探索上,南京并非独自作战;可在整个教育评价和招考体系改革中,小学却显得有点单兵突进。这种落差就是学校和家长忧虑的症结所在。

  当然,不论如何小学低年级“免考”都令人心中欢喜,教育部门的思考和探索应该肯定,我们从中看到了改革的方向与希望。当越来越多的小学告别统考,将这种方式稳步推进下去,想必也会倒逼整个招考体系深化改革,让教育真正以人为本,以快乐为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