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这两天,“划片入学”可谓牵动人心。过去一个小区对口一个小学,一个小学对口一个初中,是固定的。改革之后,一个片区的几个学校都倒进一个锅里炒,最后盛到每个人碗里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政策的目的很清楚——废掉学区房,谁让你涨那么厉害的?
我赞成。学区房的确该废。都是一样的房子,凭什么学区房就因为富含教育附加值,几乎卖出天价?
但是,学区房废掉了之后呢?
上学,上好学的供需矛盾,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不是越来越缓解,而是越来越尖锐了。
学区房就是一句话,人人都想上名校。
本来,既然是义务教育段,何来名校?名校不是只应该出现在大学吗?现在恰恰相反,义务段的名校才实打实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小学上了名校,才有大几率上初中名校,考高中名校的几率就高,通过高考的把握才大,一纸好文凭,才有脸谈工作——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绝不是观念的错误,它本来就是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世相就是如此。砸锅卖铁买一套学区房,是教育领域的贫富差距,带给地产领域和经济领域的贫富差距。
最近20年, 上学的潮流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2003年之前,小学升初中是考试,分高的上好初中,所以人们对上哪个小学不太在乎,反正还有一次凭分数洗牌的机会。2003年之后,小学按片就近上初中,入学定九年。这个时候,学区房概念慢慢出现。需要提醒的是,这是市场自然形成的,因为有家长上好学校的心理需求,于是有了高价学区房的火热市场——这本身符合市场规律。
第三个阶段就是即将开始的划片入学,如今只有大致政策,细节还没定,但细节的复杂程度足叫人担心。
其实纵向来看,改来改去,改的都是游戏规则。好比大家排队买包子,肉包好吃,都买肉包,卖包子的绞尽脑汁,只好今天规定“女的才能买肉包”,明天规定“穿皮衣的才能买肉包”,后天又规定“你就蒙着眼睛买,买到了肉包算你火大”……但是,就是不抓紧生产肉包,或者要更多会做肉包的来,一起做肉包。
以前,大家拼分数,拼房子,这往后,拼什么呢,摇号——难道真的只靠赌徒式的运气吗?
不解决“人人想上名校而不得”的市场需求,无论怎么改,不公平都会存在。过去是高分,后来是房子,还有择校费,关系条子。拼分也好,拼钱也好,拼房也好,这些规则尽管不好,总是公开的。怕就怕,这些规则废掉了,而市场需求没有一丝减退,各种更污的潜规则,就更风生水起了。
闰土 2009-12-28 |
孙连宇:高考有没有“英语”很重要吗? 2014-05-20 |
有关“学区房”的纠结何时终结 2014-06-24 |
有关“学区房”的纠结何时终结 2014-06-24 |
有关“学区房”的纠结何时终结 2014-06-24 |
王秋女:买学区房,比生娃都难 2014-07-15 |
学区房陷阱 2015-03-30 |
请把学区房纳入教育均衡考评红线 2015-07-11 |
李劭强:“就近入学索赔1元”背后的诉求表达 2015-11-09 |
于文军:对“学区房”广告须打假 2016-01-0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