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调动兰州科技红利
张继红
//www.workercn.cn2016-03-02来源: 兰州日报分享到: | 更多 |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促进、协调,始终考验着人类社会先知先觉者。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将未来拉至今天,在今天加速未来。发挥兰州科技生产力必须走与人才建设、政策环境、市场转化、群众参与相结合道路,才能为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以期广泛、系统、长久调动存续于兰州的思想意识、文化结构、物质基础和产业链条所蕴藏的科技红利。
科技创新与人才建设相对接要成为新常态。瞄准新需求,定向对接,人才建设是必然。公开资料显示,兰州科研机构有一千两百余家,十余万科研人员,实力居全国前列。客观地说,这些年研发与成果出现反差。在于缺乏将自家优势与需求对接机制,本地人才和科研机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而过多关注、引进成熟产业、技术和成型生产能力。现在全城科技创新,就首先要发挥水土相服、理解需求的本土科研机构和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科技创新与政策环境相适应要成为新常态。政策基础是保障,相关部门要切实分析兰州现有产业构成、人员结构、资源优势、创新基础,出台税收鼓励政策,加大科技功臣、科技创新团体、科技革新企业奖励面,以此实现良性循环,同时推动科技创新与市场化道路相融合。
科技创新与群众参与相延伸要成为新常态。必须推动科学家、高级知识分子与青年学子、职工群众的结合,企业也要调动一线职工研发革新积极性,建立职工创新发明基金,对践行者按创效比例予以奖励,推动一线工人成为革新主体,让这些有实践经验的“土包子”中涌现出更多全国、全行业驰名专家,不断充实着科技创新的分母。
编辑:周文
新华网:如何把砸车老人变成治理交通的力量 2009-07-14 |
新华网:如何把砸车老人变成治理交通的力量 2009-07-14 |
辛 化:让创造的正能量充分释放 2013-11-01 |
钟经文:向深化改革要动力 2014-03-03 |
马志刚:把握“机器人革命”新机遇 2014-06-16 |
钟经文: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2014-07-28 |
话题圆桌:国产500强:“强”字背后的困惑 2009-09-07 |
曹 聪:理解并用好“举国体制” 2015-04-27 |
从“镀金时代”到“黄金时代” 2015-08-03 |
张 玮:国企改革将引发新一轮投资热 2015-09-18 |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