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神童母亲忏悔录”是全社会的警世钟
凌国华
//www.workercn.cn2016-04-08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我不怪他,只怪我自己的教育方法太狠了,对他也太狠了。”如今的曾学梅老泪纵横,她开始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如果当时能够鼓励儿子,或者不骂儿子那么狠,孩子也不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过去的时光却不能倒转,她和儿子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了。“我有心结,他也有,但千错万错还是我的错。”(4月7日 《广州日报》)

  一篇《神童母亲忏悔录》让“神童”话题再次引爆舆论。作为“神童”母亲的曾学梅,在儿子魏永康“两岁识千字、8岁读中学、17岁硕博连读”最终却遭退学的吊诡“命运”中挣扎,先前对儿子的引以为荣,如今则沦为最怕别人问儿子“怎么样了”。在命运的“漩涡”中沉浮,这位曾经的“神童”母亲开始对当初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忏悔。

  从媒体关于魏永康“两岁识千字、四岁学完初中课程、13岁考入大学、17岁硕博连读”以及在各种竞赛中的优异成绩来看,早慧的魏永康在学习和智商方面确实有着优于常人的禀赋。若能够科学培养,此后的成就当真不可限量。然而这位望子成龙的母亲却是这么“培养”儿子的:只负责好好学习,其它无需插手。给儿子洗衣做饭端饭,洗脸洗澡挤牙膏,上大学陪读,直到儿子硕博连读后才结束“保姆”生涯。殊不知,“神童”儿子除了学习已什么都不会了:天冷不知道加衣、天热不知道减衣,不打扫房间、不会洗衣服,甚至忘记要参加考试和写毕业论文。结局是被学校劝退。

  不难看到,在母亲“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式”照顾下,“神童”儿子已经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除了学习,他已经不会别的了。到了这步田地,究竟是谁的悲哀?作为母亲的曾学梅无疑为儿子付出了很多很多, 但造成“神童”儿子生活不能自理的,恰恰正是她无遮无拦肆无忌惮的“爱”。望子成龙固然是父母的美好心愿,但这个美好心愿要通过科学理性的教育路径去实现,类似如此“大包干”式的溺爱最终只会缘木求鱼。

  从儿子被劝退时恨不得儿子“死了才好”,到如今忏悔“都是我的错”,母亲曾学梅可谓经历了深重熬煎和痛苦涅槃。从某种意义上说,“神童”魏永康的境遇以及“神童”母亲曾学梅的“忏悔录”,正是现实教育迷思在具体个案中的映射。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只是知识获取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只是所谓成才吗?为了崇高的教育目标,是否可以采取各种想当然的路径,比如这位母亲作为“全方位生活保姆”所做的一切?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教育的根本内容还是“树人”,即培育、涵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温润的情怀,当然还有丰厚的学识。应当认识到,“成才”并不等于“树人”,“成才”只是教育“树人”的一部分,学识的获取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已。不论是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还是现代教育理念中的“素质教育”,其实都有其共通之处,那就是科学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即便是“神童”,也乖离了教育本意。

  “神童”母亲的“忏悔录”是警世钟,是对教育迷思的当头棒喝。尽管21世纪即将度完第二个十年,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但我们仍很遗憾地看到,现实教育当中仍旧存在相当浓郁的迷思缭绕。无论是汲汲于多金令名高位尊荣的功利性,还是忽视人文化成、把人异化为工具的工具化,在当下光怪陆离的教育生态中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呈现。这无疑是压在教育科学永续发展身上的重轭。破除教育迷思,回归教育“树人立人”的人文本位,“神童”母亲的“忏悔录”应当成为全社会的警世钟。观照此“警世钟”,在看待《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时,也许更能多一分理性,多一丝谦抑。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