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日前举行的70周年院庆大会上,校友代表于海洋发表了演讲。在演讲中,他说“当年考入哲学系,隔壁大妈笑我没出息”,如今他已经是一个开拓了100多个城市、招募了4000多名城市合伙人的创业者。今昔对比的反差,让该演讲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没出息”的嘲笑,被于海洋的成功给彻底推翻了。不过仔细一想,这个回击嘲讽的例子依然遵循着“成功学”的逻辑。虽然学哲学,但是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可以走上千千万万经济学毕业生同样的成功路径,所以“有出息”了。我们不妨想想,倘若于海洋没有炫目的商业成就,只是喜好哲学的普通人,他还能不能回击嘲笑?
时代发展到今天,经过异常精细的社会大分工,我们的认知谱系开始自动地识别出现实与理想。工具理性成为优先选项,浪漫主义渐渐褪色,“有没有用”成为作出选择的前置问题。这种功利导向的选择,不能说错,但总让人感觉少了些长远眼光,缺了思想的“魂”,也没提及对基本价值的坚守。
今天物质已大为充盈,或许我们需要的恰是人文精神的回归,是思想力量的闪光,是包括哲学在内的所有人文、社会学科内在底蕴的勃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所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思想的充沛,可以告诉我们前进的方向。
认识到人文学科的价值,我们才能辩证地看待什么才是“有出息”。一个学生,只要有明辨是非的态度、兼济天下的胸怀,那么便是“有出息”;一个企业,不仅做一个逐利为先的“理性人”,也信奉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那么才是“有出息”;一个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失去对公平、法治的捍卫,不只对“成功人士”顶礼膜拜,不对甘坐冷板凳的人施以冷嘲热讽,对文化的守望者始终充满敬意,也是一种“有出息”。所谓“出息”,不以财富的多寡为判断标准,而是无论如何风云变幻、杂音乱耳,却依然有对基本价值的坚守。
哲学系的学生,有商业成就固然好,但不必以此作为成功的首要标准。即便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如能始终信奉康德的那句“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就是了不起的“出息”。今天的时代,我们格外需要另外一种评价“有出息”的标准,它衡量的是思想的厚度、人格的重量,是繁花过眼却能坚守初心的定力。唯有如此,我们的社会方能在享受物质充裕的同时,又沐浴在人文精神的滋润之下。
刘大山:价值观教育应成为“开学第一课” 2014-09-01 |
高谈阔论:“除草”比“浇花”更重要 2014-09-22 |
高谈阔论:“除草”比“浇花”更重要 2014-09-22 |
王君平:中医药不能“去中国化” 2014-09-26 |
韩玉印:古诗词堪比“文化母乳” 2014-10-23 |
马若虎:能否不对你的学生亮“武功” 2015-04-13 |
罗志华:扶危济困何必倒查“前科” 2015-10-21 |
王 贤: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不是个人私事 2016-01-18 |
名校标签化背后的势利眼 2016-03-17 |
有志于学何惧“一个人的寂寞” 2016-05-2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