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有偿补课为何屡禁不止
卜新国
//www.workercn.cn2016-07-01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教育部高度重视并坚决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将中小学有偿补课治理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印发了《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划出规范办学和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的六条“红线”。2015年,教育部治理办收到群众关于中小学有偿补课的信访举报508件,已全部重点督办,对六起典型问题及查处情况予以通报。(6月28日教育部网站)

  禁止有偿补课的呼声由来已久,但这种苍白无力的呐喊所面临的尴尬结局似乎只是钢丝穿豆腐——别提了:一边是自娱自乐的“禁补令”,一边是肆无忌惮的补课乱象。毫无胜负的斗争让双方都因疲于奔命而消极怠工。

  有偿补课为何屡禁不止?是惩罚力度不够吗?当然不是。除了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法规之外,各地也多有相应的行政规范。这些规定只是从“供给”的角度进行限制;其实,只要需求依然存在,补课就有市场,就永远也禁止不了。那到底是谁要补课呢?

  是学生吗?对极大部分学生而言,网络游戏、体育运动、或者是三五个人结伴出游,哪怕是在家睡睡懒觉,总会比补课要更有吸引力一些。无聊的补课其实是剥夺他们仅有的可以自己支配的假期时间,说他们“自愿”补课,或许只能一声“呵呵”。

  是家长吗?许多家长都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极力赞成给孩子减负,让孩子有足够的空余时间发展兴趣爱好,但另一方面又因为试图提高孩子的学习起点而成为补课的始作俑者。严峻的升学压力逼得家长身不由己,而事实上,大部分家长还没有到钱花不完的地步,所以他们也不可能是“要”补课的根本诱因。

  是学校吗?补课属于额外工作,不仅要增加额外支出,而且,还要承受上头严格检查的压力,以及社会舆论抨击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骂名。即使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一旦违规,学校也要为之“擦屁股”,或者多少还有点“剪不断理还乱”的连带责任。自寻麻烦,想必也不是学校愿意主动“求虐”的。

  是教师吗?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中,师德的地位尤为突出,而有偿家教或者违规补课又是对之一票否决的依据。相信绝大部分教师不会因为这一份或多或少的补课收入而如此铤而走险甚至跟自己的晋升晋职过不去。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需求引导生产,需求量的扩大会引起生产规模的逐渐增加,甚至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正是因为高考的成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个人的前途命运是好是坏,这就倒逼担负此责的学校只能通过高考升学率来评定座次和英雄榜了。于是,名目繁多的辅导资料、铺天盖地的各类招生广告、林林总总的各类补习班和辅导班才会充斥眼球让人躲避不及。实际上,只要存在高考,只要高考体制不从根本上改革和完善,就必定会存在这种需求,以及这种需求所带来的市场生产行为。尽管学生、家长、学校对各类补习带有或多或少的被动感甚至厌恶感,但却是顺应市场规律的必然抉择。“存在即是合理”,有偿补课便变得顺理成章而很难斩草除根。

  虽然每年都会如约而至,但“禁补令”却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当它如同“狼来了”一般失去公信力的时候,它的失效失灵也将社会的种种无奈搬上了台面。不要总把责任归咎为教师的师德素质,或许,教育管理部门应对当前教育体制、高考制度、教师待遇、学生素质评价、社会人才需求和培养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