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学生做公益暑假的“新玩法”
张 涨
//www.workercn.cn2016-07-21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利用暑假,家长和社会都给孩子创造一些接触公益的机会和渠道,无论对孩子个人,还是对社会整体而言,都是一件大好事。

  暑假又到啦!近两年,广州推出了各种公益课堂和活动,从博物馆、少年宫到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还可趁暑假做义工服务,孩子们不花钱就能过个快乐暑假,引来家长点赞。有家长提醒,广泛关注公共服务机构公众号,不时有惊喜,且在公众号上“抢位”更便捷。

  暑假怎么过?站在孩子们的角度,玩乐当然是最重要的。但若能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乐之中有所收获,甚至对社会有所贡献,那当真是极好的事情。可是对很多有此想法的家长而言,总是找不到类似的渠道和活动,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这两年,广州诸多机构推出的各种公益课堂和活动,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学习3D打印、做陶艺等平靓正的公益课程,既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很好地解决“暑假去哪儿”的历史性难题,受到家长们的热捧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其中,最抵赞的无疑是暑期社区义工服务行动,由广州市义工联联合了数十间社会服务机构、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义工团队,为全市青少年义工一次性提供数百个服务岗位,让孩子们都能在家门口找到适合自己的义工岗位。广州是一个有着深厚公益传统的城市,无论是志愿者、义工数量,还是各种公益组织的发育程度,都在国内首屈一指。在某种程度上,公益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而要让公益的火炬不断传承下去,也应当将这一种生活方式变成一种教育理念。让孩子在暑期亲身参与一些公益活动,从而培养其个人品德和志趣,无疑是相当有意义的暑假。

  在很多国家,暑假并不是一个单纯玩乐的时间,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比如在美国,中小学长达三个月的暑假基本不会布置作业,夏令营、社会义工、打工、旅行等方式是非常普遍的暑假安排,其初衷都是让孩子多接触社会。有统计显示,美国12岁以上的青少年,60%以上参加过各种义工服务。此外,美国大学在招生时也非常看重申请人的暑假生活情况,热衷于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的学生很受青睐。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在暑假里理应“换换脑子”,不要再一头扎进书山题海中,在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中提升自我认知,很有必要。打游戏、忙聚会、做运动……暑假固然有很多种“纵情玩乐”的打开方式,但套用一句广告语,“听说,暑假跟公益更配哦!”——抽出一些时间来多接触社会、造福社会,既有腔调更有意义。归根结底,公益理念的传承不能依靠强制灌输,而是要靠亲身参与和体会,找到其中的乐趣,才能维持长期的公益热情。利用难得的暑假,家长和社会都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接触公益的机会和渠道,无论对孩子个人,还是对社会整体而言,都是一件大好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