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从社会发展趋势与城市道路现状来看,高校打开围墙是大势所趋。只要理念是开放的,细节总是可以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相信在经历这么多年封闭之后,社会也有耐心。
有媒体报道,为推广开放街区制,北京将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所高校试点“拆墙”以打开封闭大院,消息一出即引来热议。稍后,市规划委透露,“拆墙”一说并不属实,对几所学校的规划是加密路网和改善局部道路微循环,与拆墙推动街区制无关。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今后城市里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这个“街区制改革”的新政虽然产生了不少争议,但开放本身是应该被肯定的理念与趋势。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高校的围墙是否应该拆掉,也经常被提及,尤其是在有些高校拒绝参观、拒绝社会进入的情况下,这个话题更具公共性。
从社会发展趋势与城市道路现状来看,高校打开围墙是大势所趋。不管是大院,还是校园,原来围墙的竖立,是社会理念呈现封闭性状态的象征,也是我国独特的“单位社会”的体现。随着改革的推进,“单位社会”在内部机制上已经大有改观,但在围墙这种外在象征上却没有实质性推进,高校的围墙也是如此。
很多人以国外高校,尤其是美国高校的开放,作为中国高校应该拆掉围墙的理由之一。我同意。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学,以及去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参观时,对别人的开放校园深有体会。甚至总是下意识记起,有次我带孩子路过北京一所著名学府准备进去略加参观时,被门卫坚决拒之门外的情景,当时给我的理由是学校正在上课。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能理解,但作为家长,我确实不能接受,因为我不确定这种拒绝会不会改变孩子心里的大学模样,我也真的无法跟孩子解释这种拒绝的原因是不是合理。
不过,没有围墙的美国高校,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即每个单栋建筑都有专门安保。中国高校的安保是堵在大门口,美国高校因为没有围墙经常找不到大门在哪儿,所以安保分为两类,一是有安保人员在整个校区来回巡逻,二是每栋教学楼等单体建筑内都有安保,安保觉得进来的人可疑,会让其出示PHOTOID( 有照片的身份证件,比如驾照、护照、校园卡等)。这对担忧安全问题的中国高校来讲,也是可以参照的一点。
但这些都是细节,只要理念是开放的,细节总是可以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相信在经历这么多年封闭之后,社会也有耐心,毕竟高校拆掉围墙需要兼顾教师、学生、教学、周围居民、社会通行、安全等各方主体与关切,需要各方有充分表达、充分论证。
彭 龙:外语多元考核,激发新的需求 2014-06-10 |
时言平:高校资源开放,莫在必要性上绕圈 2014-08-28 |
解放日报:大学到底要不要围墙? 2015-04-02 |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变革 2016-01-27 |
“小区变街区”尚需进一步阐释 2016-02-24 |
小区开放,城市管理须转型 2016-02-24 |
“海龟”去精英化后更不可盲目留学 2016-07-21 |
大学眼中应该无“借道” 2016-07-27 |
期盼“没有围墙的大学” 2016-07-27 |
高校“大院”开不开为何如此敏感 2016-07-2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