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关注高校学生“灰色群体”
唐忠宝
//www.workercn.cn2016-12-26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更多

  一段时间以来,青年人在舆论场上的声音和倾向备受关注。以笔者在高校从事思政工作的经验,根据不同的政治倾向,高校学生大致呈现“181”结构:10%是坚定爱党、爱国、传播正能量的群体,10%对现行体制一味批判、吐槽甚至谩骂,80%属于灰色地带,对政治普遍不感兴趣,甚至可以被称为政治“无立场”群体。

  在网络时代,这三类群体所接收的信息有不小的区别,不久前龙应台港大演讲遭遇《我的祖国》大合唱这件事,既有学生为在场学生的热情感动,也有学生嘲讽爱国是“低龄化表现”,但相当大一部分学生不关心甚至没听说过这件事。

  对于10%的正能量群体,无需过多引导,他们也会自发地爱党爱国。这些学生对国内外发生的时事较为关注,会有意识地阅读一些主流时政报刊,关注主流媒体开设的微信公众号或微博账号;当身边或互联网出现诋毁党和国家的言论时,他们有时也会自发地参与到传播正能量的队伍中来。当然,由于这些同学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与其他同学存在差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承受着一定的压力。他们在互联网被称为“五毛党”、“小粉红”,而他们自称是“自干五”。

  而另一拨10%群体,以反主流为荣,喜欢读野史,热衷“翻墙”,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现实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基本持否定态度。他们被历史虚无主义者与价值相对主义者诱惑和吸引,往往喜欢标新立异,变现出较强的简单化、偏执性特征,习惯于以一种道德优势凌驾于一般的同学(尤其是正能量群体)之上。在互联网上,这类群体,自认为有思想、有主见,常常围攻甚至谩骂正能量的声音,一定程度上具有迷惑性与破坏性。

  那80%的灰色地带群体,其思想与价值观大致表现为两个基本倾向:精致利己与娱乐至上。一方面,他们是“务实、从容、理性”的一代,普遍关注学分、绩点、就业、奖学金、保研、外语,考各类证书等等。对于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倾向。另一方面,他们对娱乐化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热衷网游、韩剧、美剧,喜欢“奇葩说”、Papi酱。

  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与价值引导,首先要竭力争取80%的灰色地带群体,努力通过“有趣、有料”的思政教学去吸引他们。其一,新形势下,传统思政课教学方法已经较为滞后,单纯说教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要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引导相结合,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其二,互联网时代,微阅读、图像式阅读等碎片化阅读方式导致学生离常识更近,但离思想较远,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包括高校辅导员队伍)要善于发现身边的正能量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与思想水平,通过他们去影响和引导其他群体。而高校非思政类专业课教师对于拿不准的政治话题一定要慎言,决不能在原则性问题上犯常识性错误,因为80%群体极容易被误导,而另外10%群体的不正确想法和思维方式则会被强化进而更为偏颇。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的每个老师都是政治课老师。(作者是江南大学副教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