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个性化准考证刷屏有风险
犁一平
//www.workercn.cn2017-06-05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高考临近,近日,一些在线生成个性化“高考准考证”的链接,在朋友圈“刷屏”。识别二维码后,进入生成界面,用户上传姓名及照片,即可完成。(6月4日《新京报》)

  在信息漏洞百出的时代,娱乐个性化“准考证”有风险。首先,网民无法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圈套,倘若这真是一个圈套,那么谁参与谁就上当。其次,就算这是一个纯娱乐,没有其他目的,但是,考虑风险仍然不是多余的问题,毕竟个性化“准考证”的软件开发者收集了网民的个人信息,如果软件本身有漏洞,很容易被“黑客”攻击,一旦网民的个人信息被窃取,然后被贩卖,后果很严重。

  网络时代,安全具有不确定性。相比勒索病毒、熊猫烧香和灰鸽子等威胁全球的网络病毒事件,信息泄露则是一种常态。

  那么,公民个人信息是怎样泄露的?据悉,掌握公民个人信息资源的银行、快递、网购、物业、教育、医院等机构,甚至还有公安机关的个别人是信息泄露的源头,而保健品、保险、理财、房地产中介等行业以及职业倒卖人员是这些信息的主要购买者。窃取倒卖公民个人信息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黑色产业链”。其中,山东准大学生被骗猝死、清华大学教授被骗巨款1760万元等,是非常典型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案件,也暴露了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性。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一个主要根源是规则阙如,制度缺失,那些利用和采购公民个人信息的机构没有尽到保护职责,机构内部出现了“内鬼”,疯狂倒卖机构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牟取暴利,给他人造成了严重损失,甚至付出了生命代价。虽然最近国家抛出制度和规则,明确公民个人信息谁收集谁负责的原则,但是,真正的安全保护体系还没有即刻建立起来,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漏洞没有完全补上,所以,参与个性化“准考证”要谨慎,千万别上演“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