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活到老 学到老
肖罗
//www.workercn.cn2017-06-15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新闻随笔」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为中国归国学人中最年长的幼教学者,新中国学前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卢乐山教授举行百年华诞庆典。在致答谢词的时候,卢先生谦虚地表示,自己一生拥有很多学习的好机会,但学到的东西很有限,自己一生获得的帮助很多,但作出的贡献很有限,所幸自己能够一直不放弃学习,因为她信奉“活到老,学到老,不学到老,就没有资格活到老”,愿意以这句话与所有人共勉。

  卢乐山谦逊诚恳的态度、温润如玉的气质感染了在场的许多后辈学人。80多岁的学者李家许听到卢乐山说“不学到老,就没有资格活到老”时大为感慨,赋诗一首曰:“享寿期颐良有以,一言解破养生题。先生勤学一以贯,百岁高寿自可期。诚然不能学到老,跻身寿佬又何必!如此经典醒人语,句句入心拨我迷。”

  杨绛、周有光、冯其庸、严仁英……一年多来,几位高寿的学者离我们而去。这些老人的离去,固然引发世人的无尽怀念,但他们能够尽享高寿,全寿而终,也堪称圆满。探究这些前辈的长寿秘诀,不约而同是日新又新、退而不休、不断学习、吸收新知,以跟上新时代、形成新见识。哲学史家牟钟鉴先生说,他是以学习为养生。正是因为不断学习,这些老人在同年轻人交流时毫无阻碍,看待当下问题时,能够不落后、不保守、不偏激,充分发挥其经验丰富之所长,所以容易赢得青年人的爱戴和尊重。

  但是,现实很难都这么美好。生活中,一些老人和年轻人的代沟越来越大,隔膜越来越深,冲突时有发生。诚然,这和老龄社会的到来以及家庭结构的变迁关系密切。当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年人尚有被时代甩在后面之感,老人处境更为艰难。在工作上“新陈代谢”加速,老中青少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已经不容易看到。许多老年人独居老宅,失去与中年人、年轻人交往的机会,只能和同龄人抱团取暖,以打牌、聊天、跳舞等打发时间。而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忙忙碌碌的中年人、年轻人还没有意识到老龄人群的特殊需求,当大家对此都置之不理的时候,老人和年轻人的代际冲突自然难以避免。

  “活到老,学到老”是每个人都应有的良好心态。让银发一族生活得健康快乐、朝气蓬勃,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当老人们的条件不够或者意识不到时,全社会需要有意识地加以关怀和保障,帮助老人建立学习组织,养成学习习惯,让老人能够在学习中跟上时代、保持青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