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要想进入心仪的大学,不仅要考得好,还要志愿报得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理念也被引入到高考志愿填报中。最近,市面上出现了不少志愿填报网站、APP或服务机构等,“高考志愿不用愁,高科技软件来帮你”的宣传在网上随处可见。然而媒体调查发现,这些“高科技”“大数据”“专家”并不是都很靠谱。
《大数据时代》在定义概念时特别指出,不是只要有很多或很大数据就可以称为“大数据”,它是关系某个现象的数据。纵观这类关于填报志愿的“大数据”,虽然打着“新技术”旗号,但玩的都是些套路。如有考生下载输入高考地区、预估分及目标地区,1秒钟就能给出可冲刺、稳妥和保底三种学校推荐,并初步显示推荐结果。但有人发现,不同APP的推荐结果并不一致,这大概能说明其数据来源并不可靠。倘若点进详情了解,就会发现“新技术”的真面目其实是“收费”俩字,且不同项目收费具有梯度性,几百元只能“冲刺”一下,上万元就可以“保底推荐”,而无论何种推荐,最后大都会变成人工咨询服务。这就不难明了,这些“大数据”服务机构,很可能是早年一些咨询机构摇身所变,只是时代在变,营销策略也变了,搭上互联网这趟快车,虽然打扮得更时髦专业,但里子恐怕并没有变。
“大数据之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曾说,数据提供的只是具有共性的参考答案,最后作出决策的还是人类自己。即使抛开数据不谈,高考填报志愿也不见得有“共性理念”,最后都要落脚为考生个体化的选择。不可否认,咨询服务机构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比不少家长更了解“行情”,主要包括更详细的招生政策、更具体的高校与专业信息,如学校特色、优势及专业学科、学校环境等,但这些内容只能作为参考要素,无法代替考生作决定。再拿分数线和相应估算来说,历年录取情况确实有一定参考价值,然而这种参考价值并不稳定,会随着不同情况的细微变化而被打破。最后,每个考生面临的情况都不尽相同,特别是一些个性化的因素,不仅“高科技”看不出来,其父母也未必能知晓。根据上述情况,填志愿是一件具有风险性又极具个性化的事情,应该尽量由考生自己作选择。
我们可以把那些求助咨询服务的考生分为两类,一种是有明确兴趣爱好或者隐约有选择倾向的考生,一种是没有相关概念、对自己认知也较混沌的考生。对于前者,应该帮助考生评估好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助力考生作出个性化的选择。对于后者,考虑到其也有普遍存在的可能性,如果要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笔者认同的选择是:首先考虑城市,其次选择学校,最后考虑专业。这并非说专业不重要,而是说如果专业暂不清楚,可以选择那些资源优势更为明显的区位和学校,况且,专业知识既能通过换专业、辅修学位等方式获得,也能靠课堂外的主动学习获取,而城市和学校很难改变。相较于学校,大城市的资源优势又更为明显,值得庆幸的是好学校往往位于大城市,可以大大减缓考生的“选择焦虑”。
如果说高考成绩“成败定人生”,那么高考志愿的填报也同样关键。无论是专家的“一对一”咨询,还是他们所推出的“大数据”服务,都不可过度依赖和相信。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判断和认识,应该通过测评、沟通等方式把它提取出来,再听取老师和家长的意见,综合研判和分析,最后作出属于自己的决定。
圈点新闻 2014-10-22 |
图说:“别摸我” 2014-11-05 |
圈点新闻 2015-02-03 |
圈点新闻 2015-02-17 |
一周道德点击 2015-06-13 |
评论图说:高处不胜寒 2015-07-23 |
邓海建:46万人弃考就能断言“国考”遇冷... 2015-12-01 |
46万人弃考就能断言“国考”遇冷了吗 2015-12-02 |
圈点新闻 2016-06-22 |
补上监管短板 2017-02-2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