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强基”先强体强体是“强基”之基

陈先哲
2020-05-21 09:55:4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媒体梳理发现,“强基计划”36所试点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里都提到考生必须参加体育测试环节,且成绩将作为考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根据统计,其中23所高校还明确表示,体育具有一票否决权,即无论考生的高考成绩和学校考核(笔试、面试)成绩有多高,如果考生无故缺席体育测试或测试不合格,均直接失去录取资格。

  “强基计划”36所高校齐测体育,释放出了新高考改革方向的强烈信号,即重视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尤其对于体育本身来说,在此计划中真正成为了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可能会让更多的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体育锻炼,重新认识到体育对于综合素质养成的意义。

  为何如此重视体育?一个很重要的现实原因在于,我国大中小学生的体质到了非重视不可的程度。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质已连续多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以及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均下滑,中小学生中近视眼和肥胖的比例还在上升。甚至“强基计划”36所高校将在体育测试时使用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版)相比30多年前也已大幅降低要求,否则很多学生无法达标。为此,近年来教育部也是频出狠招——2018年先是推行中考改革,体育课成为第四大主科;后又联合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增加中小学生体育课程的比重。如今又是通过“强基计划”在千家万户关注的高考环节发出信号,希望以点带面,提升国民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国民对体育不重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出于对体育的功利性认识偏差:现代社会培养的是知识丰富的“文明人”,而不是四肢发达的“野蛮人”。因此在中小学,体育一直作为“副科”存在,甚至经常被挤占,一些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都很难做到。即便在大学的体育学院,在一些人的眼里也只是培养体育生和给大学生上公共体育课而已,其教育和社会价值也难以得到更好发挥。很多人一直以一种短视的目光看待体育,没有认识到体育在铸就人格方面所具有的教育功能。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有助于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育给人带来协调使用身体以及竞争协作的乐趣,坚持体育锻炼能够练就强健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体育对于“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作用。

  参与体育活动,是培养团队精神、求胜精神、如何面对失败等方面的绝佳路径,而这些正是社会精英最为重要的品质和意志。美国常春藤盟校招生条件一直非常苛刻,却唯独对“体育特长生”情有独钟。在美国很多运动都有成熟的高中联赛,比如棒球、篮球和冰球等。如果一个学生是球队中的领导者、明星得分手或重要防守队员,常春藤高校会抢着招,远比成绩全优生、奥数“牛娃”等更受欢迎。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始终把体育项目作为选拔社会精英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体育项目优胜者常常目标清晰、专注力强、责任心重,更善于控制情绪和不畏惧失败。而且,“常春藤盟校”名字的由来,最初就是源于这些学校共同参加的一个校际的体育运动联谊比赛活动,“精英大学”和体育活动之间其实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进入“强基计划”的中国高校对体育的重视,表达的也是相似的理念——“强基”先强体,强体是“强基”之基。

  “强基计划”的推行,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具有试验意义。对于体育的强调是一个信号,不应只是随着“指挥棒”做好体育测试准备就好,更重要的是要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为,这不仅是应对招考改革的未雨绸缪之举,更是培养未来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路径。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 中工时评:努力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建筑业用工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已升至40.8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17.9%增至2019年的24.6%。与之相对的是3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32.9%下降到2019年的25.1%。

  • 中工时评:应对“招而不聘”的用工寒冬需做好“两个准备”

    “招而不聘”纸面上招工、“休眠式”生产熬冬、保守性储员、普遍降薪、裁员减负……据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记者在粤、闽、辽、豫、湘等多地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各国失业率飙升,我国经济虽然已率先复苏,但由于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多地企业仍面临生产困境,用工意愿和规模下降,求职难度加大。

  • 中工时评:签约何须仪式!

    这两天,《半月谈》的一篇题为《一个项目签3遍,复工复产像表演?》的批评报道,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