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治理“学区房”,关键是打破“择校”利益格局

张西流
2020-05-22 14:31:29  来源:东方网

  据“安居北京”微信公众号20日消息,近期,北京市住建委执法部门联合东城住建委等10个区住建房管执法部门开展房地产市场检查,线上线下两手抓,严查发布委托手续不全、虚假宣传“不限购”、炒作“学区房”,以及违法群租、违规租赁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21家房地产经纪机构被查处。(5月21日中新经纬)

  今年5月初,记者向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某龙头中介机构经纪人李吉咨询了丰汇园一套总价1020万元、39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单价26.09万元/平方米)。对方表示,自4月30日西城区将实行多校划片入学政策发布后,每天的咨询和带看数量大大增加。正好赶上“五一”小长假,这几天宏庙小学对口的房子,每天成交量基本在8~10套。可见,北京实行多校划片入学政策,再次逼疯了“学区房”,而房产中介,借机大肆炒作。如此语境下,北京严禁炒作“学区房”,21家房产中介被查,显然是在给“学区房”降温。

  大城市中小学校,学位非常紧张,设置一些入学门槛,如将房屋产权作为入学资格条件,也是无奈之举。然而,设置入学门槛,不能违背学校划片、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有的家长通过“拼房择校”,导致“天价学区房”频现,显然有违初衷。比如,此前据媒体报道,北京一个10平米“过道学区房”,叫价150万,根本不能住,只为给孩子上学买个进门证。特别是,北京西城上千万的学区房,每天成交10套;其中一处39平方米的房子,成交价超过30万元/平方米。重点是,这只是一个阴暗的地下室。学区房如此任性,谁是幕后推手?

  众所周知,教育部门禁止“跨区择校”,目的是为了避免学生无序跨片流动,确保免试就近入学。然而,对于这项维护教育公平的善政,家长们并不领情——如果户口及住房不在名校学区内,孩子就失去了上名校的机会。于是,他们便采取“拼房择校”等非常手段,疯狂砸钱抢学区房,“挤”进名校学区内,为孩子在名校“占坑”。特别是,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受利益驱使,在房地产广告中进行虚假宣传,热炒学区房,加剧了“拼房择校”乱象。

  学区房如此疯狂,显然值得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思。国家工商总局曾发布《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其中提出,房地产广告中不得含有广告主能够为入住者办理户口、就业、升学等事项的承诺。同时,北京也曾公布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不符合实际居住条件的过道房、车库房以及空挂户等情况,均不能作为入学资格条件。问题是,这些遏制学区房的规定,均变成了“聋子的耳朵”。这次北京严查炒作“学区房”,是否持续有效,还要打个问号。

  “拼房择校”的问题,尽管公众广为诟病。但是,仅把这个问题,归罪于“学区房”,显然有失偏颇;而仅把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寄托在规范”学区房”的层面,也是不现实的。禁止“跨区择校”,不仅是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应该从维护义务教育根本理念的角度出发。因为依照现有的《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普惠的、非选择性、非淘汰性的教育阶段,也是政府必须提供的一个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若想彻底打破“拼房择校”利益格局,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 中工时评:努力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建筑业用工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已升至40.8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17.9%增至2019年的24.6%。与之相对的是3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32.9%下降到2019年的25.1%。

  • 中工时评:应对“招而不聘”的用工寒冬需做好“两个准备”

    “招而不聘”纸面上招工、“休眠式”生产熬冬、保守性储员、普遍降薪、裁员减负……据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记者在粤、闽、辽、豫、湘等多地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各国失业率飙升,我国经济虽然已率先复苏,但由于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多地企业仍面临生产困境,用工意愿和规模下降,求职难度加大。

  • 中工时评:签约何须仪式!

    这两天,《半月谈》的一篇题为《一个项目签3遍,复工复产像表演?》的批评报道,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