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景 景:方柳口水战与诗歌的“价值虚无”
//www.workercn.cn2014-05-30来源: 郑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5月15日,湖北省作协主席、作家方方通过微博爆料称,湖北省作协向中国作协推荐的鲁迅文学奖某个参评作品存在问题,该诗人“诗写得很差”,推荐前就到处活动,但他却把评委搞定,入围鲁迅文学奖诗歌类参评目录。方方没有公开该诗人名字,但贴出了该作者的诗歌。记者检索发现,该首诗出自诗人柳忠秧。柳忠秧对记者说:“根本不知道评委是谁,绝对没有跟评委拉关系。方方读不懂我的诗,没有资格评论我的诗歌。”(5月27日《新京报》)

  方柳双方的口水战,搅得文坛风波又起。此刻,各式质疑和争吵,滋长着那些鄙夷不屑的情绪——公众不读诗久矣,只是习惯性消费着,因诗而起的种种话题。此番方方怒而爆料,不论是挺身而出,亦或文人相轻,都终究制造了一个重新思考的契机。什么才是好诗歌的标准?该怎样纯粹地评价诗歌作品?以“丑闻”之名,人们重新开始谈论诗与诗人,这是最荒诞的因果论。

  在一个羞于写诗、不屑读诗的社会里,一整套针对诗歌的、成熟的评价学,已经崩塌殆尽。当学界丢失了悠久、严谨的文学批评传统,当民间不再有能力正经且有逻辑地评价一首诗,尽管大家都在一拥而上冷嘲热讽,但谁也无力真正论证柳忠秧“写诗很差”。诗歌高下优劣,本应有大致明确的评判标准,如今却彻底沦为一个“见仁见智”的不确定命题,实在诡异得很。该背景内,方方的“指责”,俨然成了自说自话。

  解读方柳之争,很多人干脆绕过了“好诗坏诗”的纠结,而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未必公正透明的“鲁奖”评选流程。柳忠秧被指“四处活动,搞定评委”,倘若果真如此,又是否能说明评奖程序有漏洞呢?据方方介绍“推荐作品有一套程序,先由作者个人申报,省作协从专家库中摇号摇出评委,评委匿名评选申报作品”,此般缜密的“反舞弊设计”几近完备。只可惜,程序的刚性,未必能完全隔绝人性的弹性:“评委多是高校教授,重人情而轻文学”,此言想必不假。

  即便超越方柳骂战,文学奖评委被游说勾兑之现象,也时有曝光。也许,围绕“文学”周围,不论匠人还是学人,都已失去了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认同。特别在诗歌领域,公共兴趣的离场,使得写诗更像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边缘人的投机表演。在一派价值虚无的基调中,写诗、读诗、评诗,都成了不必较真儿的事情。直至方方严词厉语,打破了一连串的敷衍了事。至于其后走向如何,能对“诗歌”带来何种改变,都注定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