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齐卫平: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
//www.workercn.cn2014-07-09来源: 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用先进文化引领国家发展进步,最关键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社会各个群体的精神生活之中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和践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当今时代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结合现实中国的发展,凸显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是文化建设的重心所在

  进入新世纪后重大的任务聚焦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越来越使人们感受到,当代中国更多的焦虑不是来自物质层面,社会领域表现出来的精神贫乏成为更大的困扰。古今中外历史表明,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物质匮乏可怜,精神迷失可悲。经济贫,国家则弱;道德差,民族则劣。世界范围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当代中国要繁荣发展先进文化,担当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塑造职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决定精神,但这个原理并不意味着物质富裕了,精神就自然而然提升了。物质与精神不是齐头并进的关系。在革命战争年代贫穷落后的物质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追求显示了先进本质。现在,国家富了,人民生活好了,精神层面的问题却凸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反差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张力,邓小平同志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的观点,形成纾解两者张力的基本路径。改革开放过程中,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到确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从建设先进文化到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央对精神层面不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并着力推出一系列应对举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入新世纪后重大的任务聚焦。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思想凝结,是民族精神的文化沉淀。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相当程度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而社会效益最集中的表现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作为人们生存的共同体,需要形成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规范的是社会个体成员如何做人做事、怎样对待社会、怎么相处他人,它既与道德伦理有关,又体现着世界观意义上的人生态度。个体成员有了规范的价值认同,社会共同体才能协调运转起来。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人际和睦、社会秩序和国家整合,是执政党凝聚人心民力的实现载体,推进文化建设必须落脚在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入心,使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认同在百姓的精神世界里日用而不觉,信守而不疑,践行而不惑。

  现代认知中,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只是指其创造文化产品的有形价值,更是指其塑造民族精神的无形价值。核心价值观则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它对于民族素质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意义决定了这样的软实力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用先进文化引领国家发展进步,最关键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社会各个群体的精神生活之中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和践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当今时代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结合现实中国的发展,凸显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是文化建设的重心所在。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

  社会变动总是伴随着道德风险,新旧嬗变不断挑战人们的思想操守。高速的现代化进程一方面使社会多元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另一方面使社会个体成员选择取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大大增强,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的认知,由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然而,多元不能无序,道德不能失范,标准不能混乱,社会不能迷失。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应该看到,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物质状况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我国道德文明的程度既有提升的事实,也有下滑的现象。拜金主义、奢侈享受、物欲放纵、荣耻不分、损人逐利、人格低俗的事情时有发生,物质富裕后的精神贫乏产出的是道德迷失的负能量,对此必须予以高度警惕。如果容忍这样的负能量扩张放大,正气就必然会受挫,人心就会碎片化。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文化建设的制高点,则是应对道德风险的制胜之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培育是基础,践行是根本。必须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文化不是用来炫耀的,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精神追求中的内化和自觉行动的外化,是文化的价值真谛和本质要求。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为24个字,融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为一体,是知之所依,行之所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是公民,社会个体成员实践公民层面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是达致国家层面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社会层面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要求的基础,国家和社会层面的这些价值要求则为公民层面价值要求的养成和践行提供环境。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践行者、带动者,与先进文化建设的公民参与、文化强国实现的公民担当相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支撑。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