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话剧《雷雨》连续遭遇笑场,这些观众到底怎么了?毫无疑问,从剧场礼仪和尊重演出的角度来看,笑场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但另一方面,经典话剧为什么与观众产生了隔膜,也不得不从教育、文化等方面找找原因。
看戏不是吃快餐,是要做点准备工作的。很多批评者认为,台词与现代文化的脱节是硬伤,导致观众无法产生代入感。实际上,《雷雨》作为一出经典悲剧,对于人性的刻画是超越时代的,如果观众看戏前有一定的知识准备,进入欣赏状态并不难。问题就在于观众严重缺乏看一场严肃剧目的准备。首先,《雷雨》在北京演出时就是以公益场面目出现的,主要观众都是大中学生,用业界的话来说,很可能就是一次“填场”,观众本身并没有主动选择来看这出戏。另一方面,《雷雨》在问世时是应时的现实题材,观众感同身受,但时隔近百年后,一些时代背景和人物关系就成了历史知识,事先没有了解,就会形成一种隔膜,干扰了观众感受剧情的过程。此外,《雷雨》以前作为课本教材内容,实际上是对青年观众起到了事先辅导作用,所以过去给学生看《雷雨》不太会产生这种纠结。然而,这几年,各地教材陆续删除了《雷雨》等一些白话文运动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使学生与这一时期文化传统的关系越来越淡,自然也就无法带着向往去看戏。
与此同时,经典的艺术价值虽然永恒,但观众的口味也是不断变化的。《雷雨》当年是普罗大众追捧的大戏,如今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小时代》去争夺粉丝了。其实不仅是传统话剧,京剧、相声、评书等很多过去的经典文化,现在都面临着如何吸引观众的问题。如果表现手法没有跟上观众挑剔的眼光,那么就只能接受“拿腔拿调”的批评。
有人批评年轻人有文化虚无主义倾向,对崇高、信仰缺乏敬意,反而对低俗、无聊趋之若鹜。批评不无道理,实际上这也正是《雷雨》笑场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崇高的、严肃的、悲悯的文化如果吸引不了年轻人,那么只能被无聊的、空虚的文化抢占了阵地。所以,与其对笑场耿耿于怀,不如多想想如何以这个时代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传承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