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俞晓群:书展,为上海文化增添记忆
//www.workercn.cn2014-08-13来源: 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如今见到上海书展的口号:“为价值搭台,向品质致敬”,进一步印证了人们的感觉。拆开来解释,所谓“价值”,表现在上海人对优秀图书的尊重,对精英作者的尊重,对懂书读者的尊重。在今天,上海人能够保持头脑清醒,能够有这样的坚持与定性,正是“价值”二字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新鲜的意味

  每年8月的第三周,上海书展如期到来。今年已经是第11届盛会了。原以为年复一年,按部就班,重复往届的丰富、祥和、热闹,已经很不错了,还会有什么新鲜的意味呢?不过随着时间的迫近,人们不断发现,这一届书展组织者精心准备的内容,竟然表现出一种喷涌的状态:“书香中国”阅读论坛,有沈昌文、韩天衡、刘醒龙等名家演讲;上海国际文学周,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等莅临,汇成40多场文学精英的对话;名家新作系列讲座,有几十位作家座谈自己的新著;还有北京主宾城市活动、学术出版论坛、世纪中国论坛、科协大讲坛、望道讲读会、相约星期二读书会,以及颁发爱尔兰文学翻译奖,等等。这个活动名单很长,长到足以让读者欢欣鼓舞!我因此感叹,这就是上海人,他们既精明又实干,既善于学习又不甘于人后。

  作为出版人,我一直是上海书展的拥趸。我不但每年都参加它的活动,而且会将自己单位重点图书的出版周期,以上海书展为终点,安排在此时集中上市;因此每当书展来临,我都会带着一些新书欣然而至。我保持这样的状态,已经有很多年了。尤其今年,见到书展组织者如此巨大的热情与进步,我暗自高兴,心想:真的没有看错这座城市的力量,真的没有结交错那些精明的官员、优秀的学者和可爱的读者。同时我依然坚信,在组织者满面笑容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更大的“计划”:上海书展,怎么会只满足做“三大华文书展之一”呢?他们的目标,一定是要超越法兰克福、纽约、巴黎、伦敦……而且从城市书展的超越,走向整个城市的超越!

  文化的底蕴

  我喜爱上海,最喜爱她的文化传统。其实上海的历史并不久远,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一个大都市,仅仅用了不到200年的时间。但是在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中,与其他城市比较,上海在许多方面都已领先。这可能源于苏浙文化的底蕴,也可能源于与西方文化较早的交流,或源于优越的地理方位。无论如何,上海常常让人惊叹。

  在上海的文化传统中,当然我更喜爱上海的出版业。有位学者曾经写道:“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是中国报业、出版业、电影业、演艺业和娱乐业的中心,只有学术中心在北京。”如此繁荣局面的形成,源于各类精英人物的汇聚。当时有名的出版人有张元济、陆费逵、王云五,有名的出版机构就更多了。比如上海商务印书馆,有评论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它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出版机构之一。记得有一次我在微博上说,我最敬佩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亚东图书馆、开明书店等一些出版社;有一位年轻编辑跟帖说:“是么?我真为自己能在这样的出版社工作感到骄傲。”我随笔答道:“我说的不是现在的出版社,而是老上海的出版社!”当时让那位年轻人很尴尬。说实话,直到今天,我还为自己的回答感到内疚,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对上海文化传统的热爱之情。

  我喜爱上海,还喜爱她的创新精神。我想到1997年,我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办事。在与几位朋友聊天时,一位内地学者说:“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势头,内地的城市,起码是上海,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超过东南亚一些城市。”有人连连摇头说:“不可能!”接着问:“你根据什么,做出这样的预测呢?”那位学者答道:“我根据传统与文化的积淀。一座城市的强大,一定不会只靠浮游经济,一定需要更强大的文化依托。比如上海,就是这样。”

  说实话,当时我对那位学者的观点,还有些将信将疑;但不知为什么,我对上海,却有着天然的信心。如今见到上海书展的口号:“为价值搭台,向品质致敬”,进一步印证了人们的感觉:一座城市崛起的霸气,就这样一点点显露出来。拆开来解释,所谓“价值”,表现在上海人对优秀图书的尊重,对精英作者的尊重,对懂书读者的尊重。他们不把书展办成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也不搞过度商业化的大排档、大卖场、大戏台,不媚俗、不唯利是图、不见利忘义。在今天,上海人能够保持头脑清醒,能够有这样的坚持与定性,正是“价值”二字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他们才会在短短10年间,创造出当今中国最好的书展,甚至走向唯一!

  城市的魔力

  再说“品质”,它表现在学术机构和精英学者的到来。你看,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书展主题活动背后,书展组织者设置的不是娱乐明星,不是投机者,不是猎奇者,不是嫩模、作秀、卖萌、八卦、爆料、杂耍等一些低端的事件,当然上海并不缺乏这方面的商业环境与运作能力,也没有排斥它们的存在;但组织者在书展的主题设计中,绝不允许掺杂这样的东西。书展的品质,更需要一些沉稳的学术机构、资深的作家与学者,以及一些风度翩翩的海内外文化精英的支撑。有了他们的基奠,我们的书展才会表现出优雅的气质、健康的格调和君子的风度。

  我喜爱上海,更喜爱她迷人的魔力。我们知道,上海有“魔都”之称,只要你接触到这座城市,一定会产生某种着魔的感觉。我从事出版工作30年,初入此行,正赶上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狂欢,那时年轻编辑的奋斗目标,就是“到北京去,到上海去!”但我们私下还有一句话,叫做“进北京易,进上海难”。为什么?因为我们认为,北京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有更大的包容性;而上海人傲气,上海人排外,上海人把别人都称作“乡下人”,上海人不欢迎外地人来扰乱他们安宁、优雅、舒适的生活。记得1986年,我还在辽宁工作,曾经带着几个年轻编辑去上海组稿。临行前竟然产生一种悲壮的感觉,同事们称我们去“闯”上海滩,投来敬佩与担心的目光,似乎让人想到电视剧《上海滩》中,许文强、丁力碰得头破血流的遭遇。没想到这一闯就是30年,一次次循环往复,一批批好作者入我囊中,一本本好书稿在那个神奇的地方孕育出来:当代大学书林、人间透视大型书系、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万象杂志、万象书坊、海豚书馆、海豚文存……可以说,回顾自己30年出版生涯,上海的存在,确实与我如影相随。此时我还想起可爱的沈昌文先生,他离开上海,来到北京,已经有60多年了,但直到今天有人问及,他依然不无骄傲地说:“阿拉是上海人。”总之,每一次去上海,我的内心中,都会有一种期待与冲动,感觉到会有新的惊喜被我发现,被我撞见。这正是一座城市的魔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