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气势磅礴,以人带史,聚焦邓小平高瞻远瞩、全面辩证的精神世界和哲学思维,艺术地呈现了1976—1984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48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收视飙红。这将是一部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史诗巨作,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领袖伟人传记创作的最新重大成果。
荧屏如此近距离地为活跃于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领袖伟人传神写貌,尚属首次。全剧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地再现了自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至1984年国庆节阅兵这8年峥嵘岁月里,邓小平历经三落三起后率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的伟大征途,把广大观众带回那段难忘的岁月。
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曾精辟地指出: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历史镜鉴启迪,需要文学力量推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用创作实践,充分表达了对这一精神的领悟。
全剧坚持以人带史,紧紧聚焦邓小平这位伟人高瞻远瞩、全面辩证的精神世界和哲学思维。一方面,着力表现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带领大家冲破重重阻力和禁区、开创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的困难艰辛;另一方面,充分表现了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面对国内外“非毛化”的错误思潮,带领全党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当代化的胆略智慧。正如邓小平所言:有左反左,有右反右。既反僵化也反西化,就能在哲学思维上坚持全面辩证、兼容整合。足见哲学精神指引至关紧要。
全剧坚持唯物史观,审美化地艺术呈现了波澜壮阔的8年历史风云。粉碎“四人帮”后,73岁的邓小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从恢复高考制度开始,到召开中国科学大会,再到支持和领导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及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还有首创经济特区、支持安徽小岗村“大包干”,以及全面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这一系列深厚复杂的历史事件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政治智慧和历史营养!站在今天,为了明天,反思昨天,这些宝贵的历史镜鉴的启迪,必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能源。
该剧播出引起的观赏热潮,本身就证明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确“离不开文学力量的推动”。习近平在这里讲的“文学”,我认为同马克思当年讲的“诗歌”一样,泛指人类用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的文学艺术,其中包括影视艺术。
现代化大众化的影视艺术,理应自觉承担起用审美方式为历史和时代传神写貌的重任,为观众提供强大的精神能源和思想资源。《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一部真正实现了题材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创作生产力诸因素优化组合的力作。由于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四川省委的精心指导,有邓小平亲属的通力配合,又由于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调集了全国一流的创作人才,从而实现了资源和生产力要素尽可能理想的配置和组合,保证了全剧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的统一,使全剧在题旨开掘的深度与戏剧结构的精巧、宏观整体把握与微观细节表现、领袖伟人与平凡百姓群像的塑造、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人物性格刻画与事件情节的铺叙方面,都达到了新的审美高度。譬如,饰演邓小平的演员马少骅,就如饥似渴地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专家和邓小平亲属请教,认真攻读邓小平著作,观摩学习有关影像资料,从深感自身精神上“够不着”到一步一步逐渐走进伟人的精神世界。我以为,马少骅塑造的是迄今为止荧屏上最接近伟人精神世界的邓小平艺术形象,它将有力传扬邓小平的伟大思想、革命精神和人格风范。同时,对于导演吴子牛来说,《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也是其艺术生涯中最重要、最成功的作品。
继承伟人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进,才是对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