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创作的态度和方式,决定着作品的高度和深度。纵观古今中外文艺经典之作,无不融入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社会变迁的深入体察、深邃思考、深刻把握。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中摹写大众喜怒哀乐,塑造生动人物形象,反映时代宏大背景,抒发人民奋斗情怀,是成就经典作品的必由之路,铸就永恒价值的必然选择。
“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文艺作品生产创作规律作出深刻论述,为推动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这一源头活水、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指明了前进方向。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艺术是生活的镜子。”文艺创作离不开人民的生产生活。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只有扎根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的现实生活,了解人民群众的拼搏创造,才可能创作出真实反映时代风貌、真正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佳作。深入人民的源头活水,捕捉时代发展的脉动走势,是坚持文艺创作“二为”方向、贯彻落实“双百”方针的根本前提,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履行文艺工作者职责使命的根本要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深入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必须树立为时代放歌的文艺理想,为人民立言的责任担当。文艺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工作者承担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积极上进的社会正能量、引领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崇高使命。牢固树立服务人民的创作理念,以坚定的信仰、澄澈的心灵、理性的判断扣好文艺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把深入人民、深入生活作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践行文艺创作规律的实际行动,才能始终走在文艺实践的正确轨道,始终保持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
行动是思想的实践。要深入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就应该真正扎根基层,“身到”的同时更要“心到”,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对文艺工作者,“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只有扎根生活沃土,走进生活课堂,真心实意以人民为师,心甘情愿做群众的小学生,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和斑斓生活中汲取宝贵营养,积累丰富资源,创作灵感才能不断涌现,创作源泉才会用之不竭。
自觉是知行的统一。深入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行,缺少自觉的行动不成。深入人民生活、基层一线,归根结底是创作规律使然。因为爱得深沉,所以力透纸背。满怀对人民群众深沉、真挚、热烈的爱,在同人民心与心的交流中感悟生活真谛,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就能创作出更多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优秀作品,使其拥有直达心灵、拨动心弦、撼人心魄、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到创作的源头,品尝生活之泉的清冽,描绘人民情怀的壮美,文艺创作天地广阔,大有作为。在时代的宏大舞台上尽情施展才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园地必将迎来百花竞放、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的生动景象。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