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近,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好几个电视频道热播。据全国人大代表曹可凡透露,习近平总书记也关注这部电视剧,而且对作者路遥很熟悉。在与曹可凡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路遥和谷溪他们创办《山花》的时候,还是写诗的,不写小说。”(3月6日《文汇报》)
《平凡的世界》不是一部平凡的作品,该书以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奋斗道路。可以说,这本书“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在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影响了很多人。
其实那个年代,不仅是《平凡的世界》,还有很多好的文学作品,影响着人鼓舞着人激励着人,直至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比如《高山下的花环》,笔者几乎每看一次都很有感触。不平凡的时代才会诞生《平凡的世界》,今天的时代依然并不平凡,可为什么缺少《平凡的世界》这样的现象级作品?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表现出作家的独创性劳动。当我们感慨今天缺少《平凡的世界》这样不平凡的作品时,不能不把目光投向作家。相对于路遥当初创作的时代,现在很多作家的创作条件好了无数倍。如果说有所欠缺的话,那就是对文学的虔诚。
很多人都有一个感觉,当今社会太浮躁,连作家也坐不住冷板凳了。过去作家为了创作一部小说,可以“坐得板凳穿,耐得数年寒”。而现在许多作家,把创作当成一门生意,恨不得一周就能写出一部作品,一月就能赚到一套别墅。在这样的背景下,现在一些作家和一些画家一样,已经开始并且习惯了流水线作业。对生活的浅尝辄止,对创作的敷衍了事,能够写出现象级作品吗?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作家虽然能够影响时代,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影响。一些作家浮躁的创作观,与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有一些作家,愿意进行严肃写作、深度写作,可总是碰到各种有形无形的掣肘。甚至一个作家辛苦写出来的作品,连出版的机会都没有;即便出版了,稿费也少得可怜,连基本生存都难以维系。
虽然我们早已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但就现状来看,在体制和环境上还有着种种束缚。比如说现在的出版行业,受资本控制日深,表现出了过度逐利的倾向。资本干涉了创作,市场压制了自我,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作家即便想要严肃创作,也常常在资本和市场面前碰壁而回。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平凡的世界》诞生今天,如果只是一部新人作品,会有出版的机会吗?会被各方强推吗?愿意并且能够深度阅读的作者,又有多少?这都是我们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好的文学作品,有穿越时空的价值,是心灵生长和社会成长的正能量。“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其实文学界也有“钱学森之问”:为什么现在各方面条件好了,却不能诞生现象级作品?今天还能产生“平凡的世界”吗?作家的原因,社会的原因,甚至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
文学只能靠金钱和大奖来刺激吗? 2010-04-02 |
西安晚报:完整的文学应该包容前行 2009-07-27 |
“免费盛宴”的时代该结束了 2011-03-29 |
高谈阔论:“耐心”的把持 2011-04-15 |
高谈阔论:舌尖背后的写作滋味 2012-06-18 |
高 娟:生态文学需要知性书写 2012-07-24 |
曾 毅:穿越文学,传统抵达现代的桥梁 2012-09-21 |
练洪洋:不能被牵着鼻子走 2012-12-20 |
开卷评论:好作家也需扶持 2013-02-18 |
王泉根: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审美追求 2013-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