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邓海建:民俗的七夕,才是传承传统的七夕
//www.workercn.cn2015-08-20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年年七夕,今又七夕。

  “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不过,而今的中国七夕节,最忙的不是民俗演义,却是红火风光的“浪漫经济”。据说今年南航的“鲜花”航班,每日空运近150吨鲜花;购物网站更是捧出了各种购物节、狂欢节、吃货节;线下商家趁势营销,各种“七夕体”文案刺激着你的购物清单……过节了,不管文化的台有没搭起来,市场的戏依然风生水起。

  岁月流转,节日嬗变。传统七夕,在西风东渐的濡染下,摇身成为半土不洋的中国情人节。说它洋气,是因为今日的七夕,已经被抽象成情人之意义;说它土气,是因为这个情人节怎么也火不过2月14的西方情人节。  只是,七夕当然不只有一对牛郎织女。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千百年来,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折射着农耕时代人类的自然崇拜、时间崇拜、数字崇拜。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其后,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而使其成为象征忠贞爱情的传统节日。“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憾的是,今天的七夕,已经没有了固定仪式承载文化信仰,变成了玫瑰与消费的“情人节”。真正的问题在于两个层面:一则,正月十五被称为“情人节”,三月初三也被定义为“情人节”,七月初七又是一款“情人节”。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真的这么缺“情人”?二则,如果七夕丧失了核心价值,没有民俗传统,没有民族风格,和西方情人节岂非要“傻傻分不清”了?北大教授张颐武就认为,“乞巧是女孩子向上天乞求智慧灵巧。所以七夕是真正的女儿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则说,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白头偕老”的情感,而不是婚前情人或恋人间的你侬我侬,这是不同人生阶段的两种感情。

  让七夕节回复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价值传承——让热爱自然、启引民智、崇尚和合的民族精神在消费主义之外源远流长,中国的七夕节,才不至于走着走着就名存实亡,我们在七夕中所感受到的文化与情感的力量,也就不至于囿于小情小爱那么局限。

  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文明如此,节庆亦是如此。何况,顶层设计早就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精神基因,也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深层动因。”让七夕焕保有传统文化层面的意义,荡涤利欲的市侩逻辑,穿越文化的断层危机,让传统节日沉淀并焕发新生的力量,我们可以做得更多,我们可以走得更远。(邓海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