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尚营:网络语言别拿低俗“任性”
陈尚营 欧甸丘
//www.workercn.cn2015-10-19来源: 广州日报分享到: | 更多 |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语言状况报告》指出,网络语言粗鄙化需要治理,规范网络语言的必要性逐步得到社会认同。低俗化的网络语言,误导广大受众,不应任其泛滥。治理网络语言粗鄙化,是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
网络语言是一个阶段内社会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投射,是网民交流不可缺少的要素。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语言随之日新月异,富有想象力的网民创造了“蛮拼的”“给力”“点赞”等一大批简洁、清新、向上的网络语言。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成为沟通心灵、传递友善的工具。
但与此同时,“逼格”“尼玛”等粗鄙化的网络语言广受诟病。这些低俗的网络用语,或是情绪发泄式的网络谩骂,或是以恶意中伤为目的语言暴力,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部分网民的消极情绪,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低俗化的网络语言充斥屏幕,人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特别是一些青少年,他们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新鲜事物保有好奇心,对新鲜网语接受快,容易不加辨别地使用网络语言。长此以往,难免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治理网络语言粗鄙化,作为网民,应自觉抵制低俗的网络语言。古人云,言为心声,语为人镜。一个人的修养离不开语言的文明。无论是在虚拟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用文明的语言与他人沟通,这是一条底线。负有公共责任的各类机构,应充分发挥作用,携手遏制低俗网络语言的蔓延。
网络不是单个网民的“自留地”,而是数亿人的“公地”。使用网络语言,应恪守普遍被社会认同的公序良俗、道德规范和语言文明,扫除低俗的网络用语,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新华社记者陈尚营、欧甸丘)
编辑:丁斌斌
朱小龙:网言网语,别急着进考场 2011-06-08 |
光明日报:生编硬造的网络用语有损汉语审美 2014-12-02 |
广州日报:封杀网络用语,切忌杀鸡取卵 2014-12-09 |
孙维国:网络热词的根本意义在于补充和丰富... 2014-12-29 |
胡印斌:不能任由低俗用语在互联网上疯长 2015-06-04 |
朱四倍:网络语言暴力比低俗更值得警惕 2015-06-04 |
然 玉:莫让低俗语言消弭汉语美感 2015-06-04 |
秦 川:“网言网语”别把低俗当个性 2015-06-05 |
王文丰:媒体热衷低俗网络用语不是“接地气” 2015-10-16 |
广州日报: “雷”词是观测世情民心的维度 2008-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