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近川陕两地陆续出台登山管理办法,其中针对“这些年我们救过的驴友”,有了“事后追偿”机制:四川对个人罚两百,陕西顶格可罚两万。
而马特·达蒙则堪称“被救专业户”了,要罚他就有点难了:从《拯救大兵瑞恩》、《星际穿越》再到新片《火星救援》,救援成本也一次比一次高。救遇险驴友,最多搭进去些冲锋舟、山地车,这次“火星救援”,则是耗时以年为周期、举全星球之力的超级星际任务。
听起来有点像《星际穿越》,但那是为了穿越星际去拯救整个人类,而这次劳师动众则是全人类合力只为搭救一个不慎独身被遗于外星的同胞。同样是史诗般太空营救,若将两片看作平衡的天平两端,一边托盘端放着以人类为首的整个地球物种的延续,一边则是偌大荒芜星球上只一个孤零零地球人的挣扎求生。生命无价,众生平等,虽然两端等重,但却称量出救一个人竟比救全人类,显得更震撼。
近三年,太空科幻佳作迭出,前年《地心引力》,去年《星际穿越》,今年《火星救援》。都是大师作品,虽然场面上,前两者在技术和氛围营造上,显得科幻感紧张感更强,但在对生命的态度上,在人与宇宙的终极思考等人文内核上,《火星救援》虽有个轻喜剧外壳包裹,实则丝毫不逊其他。
看到也有网友吐槽,雷德利·斯科特为何会拍出如此平淡寡味的科幻片。既无《异形》等血脉贲张、夺人心魄的窒息紧张刺激感,又无《普罗米修斯》中酷炫夺目的未来感视觉设计,就是一个植物学家沦落火星,灾后重建,一砖一瓦,脚踏实地,终成土豆大棚种植专业户的故事。
还有就是片中,让人分分钟出戏,救援核心技术贡献者“中国制造”的植入违和感。可能在看惯如《2012》、《变形金刚》、《钢铁侠》等好莱坞大片为在华票房,而生硬植入的一些便于吸金的“中国面孔”“中国元素”,甚至有感觉像临时仓促拼接的和主旨关系不大,却满是讨好之意的“中国拯救世界情节”甚至“中国特供版”后,本片里中国的核心技术贡献也多少让人有些诧异。
其实或是多虑了。本片被视为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宣传片,就因本片拍摄的近三分之一时间都用在和其核实那些科技细节。片中有任务就是现实中的火星任务。而本片是原著改编,是真正设定科学细节可信的硬科幻。原作者本身就是码农,除了片中火星气压的风暴破坏力等个别bug,原作几乎没有大科学漏洞。甚至在美首映几天后,火星发现水,都是戏外最好宣传。而原著中,中国航天技术也确有着实质性贡献。本片只是忠实呈现,并非有意强加的对票房方面的商业考量。
这是一个技术宅的外星荒野求生,一个科技拯救生命的故事。正是没有那些唬人的上天入地时空旅行无所不能的未来暗黑科技,只有略显笨拙的,以现有科技为底色的“近未来”科幻立基,才让这一个人的火星求生与太空援救史诗,显得那么真实、震撼而温暖人心。
配乐出色,却没有刻意煽情,甚至马特呆萌的近乎本色的喜剧表演,让人只有感动钦佩而没有过度同情。这个故事其实移植在任何一个时空背景,都能成立。它是科幻片,喜剧片,励志片甚至荒野求生纪录片。
我们从中看到一个人在绝境中没有放弃沉沦,而是冷静思辨,仅仅依靠现有资源和过去习得的知识技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哪怕独处被人遗忘的外太空。一个人的被动的太空求生史诗,哪怕只能种土豆,也能将其视为独霸星球的“殖民统治”,乐天自娱;哪怕是为了这探索未知太空的壮丽事业而丧命,也无惧无悔。
我们拍不出科幻,或不只技术或管制原因。科幻意义,在于由已知到未知的未来型展望思考,关注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终极问题。当我们视线能抽离现实世俗琐屑纠葛,能为一个遗落外星的同胞而毫无功利地倾世救援;而被救之人哪怕只是农学、植物学层面“火星土豆种植大户”,也有向死而生的生存技能、境界和情怀。满足这些,才是科幻花开之时。
太原晚报:“罗生门”中的维稳成本 2010-03-19 |
霍金: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 2010-08-10 |
洪信良:天价拖车费,与明抢何异? 2011-05-05 |
王学文:创新的逻辑 2012-04-24 |
刘志权:你好明天 2012-12-21 |
范德洲:众司机救火彰显互助精神 2014-06-30 |
张 国:他们在抗震救灾中完成了成人礼 2014-08-13 |
祖纪妍:出人意料符合金球奖价值观 2015-11-16 |
张 贺:中国为何成了“世界拯救者” 2015-11-19 |
电子骑士:质感是《火星救援》最出色的地方 2015-11-2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