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建设良好的流行音乐文化氛围
李春沐
//www.workercn.cn2016-01-26来源: 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特别对青少年的文化生活、思想素质、精神境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要正确认知流行音乐文化的社会功能,将流行音乐中诸多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有害因素加以合理的梳理、引导,方在青少年文化生活中树立健康积极的音乐文化氛围,促进青年人的健康成长。

    中国的流行音乐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至今。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市场经济起步并不断高速发展之时,社会处于转型期,文化日趋多元化,我国港台地区、日本、欧美、韩国的流行音乐先后大举进入内地市场,在商业利益炒作下,一浪高过一浪地冲击着人们审美思潮,影响、改变着时代中青少年的音乐认知。青少年在这种音乐文化环境中,塑造着个性化的文化观念。例如众多“追星族”“粉丝群”的广泛存在,就是青少年人对于流行音乐文化现象标明的一种公开化拥护态度。他们对于偶像的忠贞不渝,成为滋养明星的沃土,他们高昂的激情,不断刺激着流行音乐市场的勃发。

    科技进步也带动了流行音乐的快速传播。人们欣赏流行音乐的工具,从收音机、录音机到手机视频、Ipad等高科技成果,这些产品越来越“近距离”地满足了人们的欣赏需求,推动着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今天,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随时可以看到在街头戴着耳机,在地铁低头凝视手机视频欣赏流行音乐的年轻人。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是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社会不断进步的表现状态,流行音乐深入地介入到青少年人的生活中,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人的思考方式与社会行为方式。

    青少年热衷于流行音乐,是由流行音乐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流行音乐通常通俗易懂,形式短小,风格多样,易学易唱,朗朗上口,适应广大青少年的娱乐需求。流行音乐不像传统音乐、古典音乐那样深具严肃性,也不需要欣赏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以便深刻理解作品的意义与内涵。相反,流行音乐更具平民性,旋律简单,大众化色彩浓厚,不论是否学习过音乐知识,都能够很好地欣赏、模仿,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需求去理解音乐内容。

    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来看,20岁上下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他们的情感与意志都已基本塑造完整,只需要合适的机会和环境来表达个人情怀,而流行音乐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以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方式,观照着青年人的身心发展,填补青少年渴望展现自我个性与性格的心理需要。众多青少年人在种类丰富的流行音乐中,找到与之心态相适应的欣赏对象,尽情聆听,陶醉其中,使情感得以疏导,心境变得平和,精神得以升华,最终获得美的享受。此外,流行音乐在青少年中不仅仅用来自娱自乐,同时还是娱乐消遣、用于交际的有效方式。卡拉OK使他们从音乐欣赏者转变为参与者,这不仅使年轻人在消费的同时获得了身心愉悦,培养了乐观的性格和心态,还使人与人交流了感情,获得了改善、增进人际关系的益处。

    尽管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前进,又促进着当代青年的文化品位提升,然而,流行音乐作品良莠不齐的现象也使人们无所适从。一些内容颓废、思想阴暗,甚至宣扬色情、暴力的作品也掺杂其中,这些音乐缺少高尚的文化底蕴、审美价值,严重腐化青少年的思想健康,对他们正在逐渐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着严重的误导作用。本来,年轻人普遍具有多元性、反叛性的个性特征,流行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对于生理的刺激十分明显,歌词内容对于心理的暗示最为直接,如果对于这些不良作品任意放行,势必使青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要想有效地遏制这种现象,就必须要建设一个良好的流行音乐文化氛围。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社会媒体应正确引导听众欣赏流行音乐的趣味,尽可能地净化媒体传播渠道,加大文化监管力度,努力开启青少年的智慧,积极引导他们辨别流行音乐文化中的正面作用与负面效果。其次,学校作为主流文化的倡导者,应把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流行音乐引入普及教育中,通过音乐老师的正确讲解、循循善诱,来提高青少年的欣赏水平品、文化情操。例如,将一些爱国型、励志型流行音乐引入教学中欣赏,即可给予青少年许多精神鼓励、情感支持,也可以引导他们思想崇高、积极向上。如《五星红旗》、《让世界充满爱》等主旋律色彩的流行歌曲,弘扬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世界和平的向往追求;《水手》、《男儿当自强》、《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海阔天空》、等作品充满激情与活力,使青少年人容易被其中的豪迈、积极的情绪打动,从而抛弃颓废、振作精神,鼓舞奋斗。第三,当代音乐人应多创作具有深刻思想和文化内涵的好作品,使流行音乐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从而促进社会文化走向高水平、高品位。只有正确把握流行音乐的发展脉搏,有效提高青少年的音乐鉴赏能力,才能削弱流行音乐文化的有害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流行音乐的积极功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