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让文明的流动鲜活起来
丁隆
//www.workercn.cn2016-01-27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中华古曲《渔舟唱晚》和埃及民乐《隆加舞曲》同台合奏,会产生怎样的奇妙效果?尼罗河畔的古城卢克索,近日上演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当晚,卢克索神庙张灯结彩,石柱、方尖碑,与大红灯笼、中国结、青花瓷相映成辉,中阿文明在古老的法老神庙相遇,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虽远隔万里,但文明交流互鉴的进程却从未间断。在古代,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四大发明传入阿拉伯国家,并由阿拉伯人带入欧洲;阿拉伯医学、天文学、数学、建筑学等方面的文明成果传入中土后,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形态。不同文明之间的“眺望”,构成了人类文化地图上的浓厚底色。

  一手捧着《古兰经》,一手拿着香料盒。当年的阿拉伯商人,沿着漫长的古丝绸之路,带来了异国的香薰和阿拉伯文化。从甜食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民众的偏爱,到琵琶、胡琴变为中国人熟悉的民间乐器;从幼年随父来华的阿拉伯诗人法德鲁拉,返国后写下名为《中国集》的诗集,到刘智等一批穆斯林学者,用儒家思想阐释伊斯兰教经典,撰写《天方典礼》等中阿对话、回儒会通的传世佳作,民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往,不经意间留存了宝贵的岁月记忆,为双方的文明变迁写下了生动注脚。

  开展100部中阿典籍互译,提供1000个阿拉伯青年领袖培训名额,提供1万个奖学金名额和1万个培训名额,落实1万名中阿艺术家互访……在阿盟总部发表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百千万”人文交流工程,描绘出中阿友谊发展的明确路线图。“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经济的流动只是手段和载体,只有让文化、思想在“一带一路”进程中也流动起来,才能民心相通,为共叙友好、共话合作、共谋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中阿之间的文明交流,可以视作是世界文明多元发展的一个缩影。1000多年前,阿拔斯王朝兴起的“百年翻译运动”,将大量古希腊、印度和其他文化传统的经典著作翻译为阿拉伯语,直接推动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如今,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的教育资源网上共享,让越来越多渴望了解他国政治、文化的居民,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到世界名校的教学风采。事实证明,只有秉持开放、包容的交流精神,文明的花朵才能开得更加绚丽、多彩。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打消“文明冲突”的担忧,往往只是需要从官方到民间,那一点一滴促进不同文明和谐相处的坚持和努力。

  “交流的目的或许相去甚远,交流本身却是历史的主要驱动轮。”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如何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让蕴藏其中的精神鲜活起来,造福更多民众,值得好好思考。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