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书店处境“顺”“逆”多在人为
梅明蕾
//www.workercn.cn2016-05-16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最近一段时间,武汉的实体书店广受关注,或指其经营方式频出新亮点;更发现在房租上涨、网购冲击的困境下,书店出现“逆势而上”的态势,一批新书店开业,一些品牌书店也在三镇纷纷开设分店。这当然是好消息。

  “逆势”显而易见,且是世界性的。上个世纪,美国纽约第四大道还聚集着众多各式书店,如今多数已经凋零,硕果仅存者不过是成立于1927年的著名独立书店斯特朗(Strand)。国内书店更因不堪承受经营压力而纷纷改换门庭,几大网站几乎一夜之间成为购书的主渠道。这些早已不是新闻。

  “逆势”或是时代使然,眼前被冠之以网络、传播、分众等等的时代,大抵是逐渐断掉了实体书店乃至纸媒生存、发展的机会,这一眼看上去还那么顺理成章。有情怀的读书人偶尔的心有不甘,在实体书店江河日下的颓势中更显微不足道。

  直到本世纪初去了台湾,见识了被台湾同行称之为文化地标的诚品书店,才颠覆了我对实体书店的既有印象及其发展前景的预判。尤其在得知诚品在经营了15年后才开始盈利,更令我相信事在人为,也更敬佩经营者洞悉时代的慧眼和对事业的那股子执着劲儿。

  诚品在众所认同的“逆势”中杀出一条血路,其在台湾不断扩张外,也开启了大陆之行。诚品的创始人吴清友先生2011年便来到北京,为当地书店经营者“支招”:给读者更好的空间、更多元的选择、更亲切的服务,要让更有灵魂的活动注入书店的氛围。吴先生还以为,“过度精明取得的利益是一种掠夺”。我相信这是他多年经营诚品的“宝典”。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去年11月,大陆首个诚品书店在苏州开业(从网上得知,其规模、环境、服务、受众体验都堪称一流),更多的“诚品”也在多个城市酝酿。

  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现任武汉卓尔书店总经理的台湾人士孙让先生。孙先生曾供职诚品达20年,又主持创办了苏州的诚品书店,他经营书店的心得,融诚品的长期浸润与自己的思考于一体,听来既熟悉又受用:分众时代,实体书店总存在自己的目标人群,总有人希望有一个同好雅聚的空间,在那个空间里大家将产生心灵的共振和相互的吸引力,书店作为这个空间或是不可替代的;书店赚快钱不是难事,无非空间逼仄点,设施简陋点,服务随意点,畅销书多卖点,诚品当初走那条路,不会有今天;永远要把读者的体验放在首位,如此等等。

  这边有诚品,大洋彼岸有纽约第四大道上的书店常青树斯特朗,虽文化不同,套路各异,但其经营理念的核心倒是如出一辙,即“始终关注阅读体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书店之于城市和市民的意义已无须多言。调查表明,武汉实体书店的发展正验证着“空间很大”的基本判断。“顺”也好,“逆”也罢,即便成“势”,终是个人行为的累积。马云说得好:“不是实体不行了,是你的实体不行了。”所以,寻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空间才是根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