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刚刚过去的万圣节,与往年相比似乎特别火热。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教育机构也纷纷举办万圣节活动,组织小朋友们参加。这引发了不少家长的疑虑和社会的争议,到底应不应该组织幼儿、中小学生过万圣节?反对过万圣节是不是就失去了文化自信?
“洋节”并不可怕,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这类来自西方的节日在今天的中国早已深深扎根。而且,不仅中国人过“洋节”,外国人也过春节等中国节日。节日已经成为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载体。
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形式之所以受到欢迎,一方面是因为它形式丰富多彩、节奏欢快,契合了年轻人的爱玩、爱闹的天性。与之相比,中国传统的过节方式则显得比较单调、沉闷。而在“洋节”的传播过程中,商家进行各种宣传、运作,恨不得把每一个节日都打造成“购物节”,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与商家和大学生等群体自发组织万圣节活动不同,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过万圣节则让人担忧。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趣,孩子们通过变装等方式摆脱平时的约束,自由地搞怪捣乱,在尽情玩耍中释放天性。而老师则可以在活动中向小朋友们介绍西方文化,这同时也是一种情景教育。
但是,每一个节日都是特定民族和文化的产物,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万圣节是西方的“鬼节”,节日背后不乏死亡、惊悚、恐怖等主题。幼儿园等教育机构若不加甄别地一味照搬商业机构的活动形式,恐怕将事与愿违。而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更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所不能理解的。如果缺乏积极、正确的引导,孩子们可能不仅不能理解节日背后的积极意义,也不能感受到节日本身的快乐。
教育机构组织青少年过万圣节并不单纯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教育活动。既然是一种教育活动,针对的对象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青少年,那么组织者就更得好好思考为何要过万圣节?又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这样的节日又将在青少年的意识深处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不能回答好这些问题,盲目地追赶时髦,粗暴地把万圣节带入孩子们的生活中,无疑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
现实中,一些教育机构盲目追随商家的炒作组织学生过“洋节”,却对传统节日不感冒,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冷冷淡淡。这样的结果可能是越来越多民族传统节日得不到认同,甚至被摒弃和遗忘。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在光怪陆离的外来节日文化的熏陶下受到不良影响。
在全球文化交流和碰撞日益紧密的当下,一些西方国家借助节日进行文化渗透,传播其价值观、文化观念的行为尤其需要提防。对于外来文化,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但也应该是批判的,而不是采取“拿来主义”,不加辨别和取舍。在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校园内,组织学生过“洋节”也就更应该慎之又慎。
其实,民族传统节日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而且只要有心,同样可以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独具魅力,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学校教育过程中更应该发掘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创新过节方式,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引导孩子们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从小了解、体认、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化,做一个向上、有根的人。
大众话题:“恐龙”PK“米老鼠”,未尝不... 2014-06-13 |
“恐龙”PK“米老鼠”,未尝不会双赢 2014-06-13 |
山西晚报:11岁孩子会做满桌饭菜本不应成... 2015-01-20 |
余人月:观众并非影视剧抄袭的推手 2015-08-04 |
邮车叮当 2016-03-17 |
怀念张国荣,怎么就俗了呢 2016-04-01 |
让走进博物馆成为一种习惯 2016-05-18 |
陪伴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2016-05-30 |
陪伴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2016-05-31 |
今天,我们该怎样教育男孩 2016-06-0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