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破坏”如何终结
肖 严
//www.workercn.cn2017-06-22来源: 人民日报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公园在建设中被曝“野蛮施工”“破坏文物”,一位作家在现场拍摄的视频显示,工人们用电钻把旧砖撬掉,换上仿古新砖。有关部门在调查后认为,“该工程施工中使用电钻剔除残砖的做法,确属不当,存在野蛮施工的问题。”工程于是暂停,进行整改。
修缮不当所造成的破坏如今已经成了文物保护中的普遍现象。辽宁“最美野长城”因为施工单位用水泥抹平城墙而面目全非,杭州秋水山庄因为涂错了颜料而紧急重涂,宁夏黄土夯筑的古长城被改建成了青砖长城,山西娘子关在修复中不但改建了城楼,连城墙也用砖修成了现代建筑……在此次凤阳明中都的修复中,曾经芳草萋萋、黄土覆顶、凸凹不平的西华门被修得整整齐齐、簇新簇新,600年明城墙那种历尽沧桑的荒凉之美消失殆尽。
众所周知,文物修复必须遵循“最小干预原则”,以尽可能保护文物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修旧如旧”,才是文物修复的最高境界。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把“修旧如旧”落到实处仍然是个问题。
以古建筑为例,中国的传统建筑从上古至明清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体系,但今人对古人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设计思想、历代沿革的认识仍然不能说是深入而彻底的。实际上,我们今天对古代建筑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清工部的《工程做法则例》等少数文献。大多数现存的古代建筑都没有做过详实的测绘。所以一旦开展修复,往往造成“保护性破坏”。由于对当时的美学风格把握不准,甚至出现了把雕像的眼睛修成了现代美瞳的失误。
梁思成先生上世纪40年代曾提出,研究古代建筑的首要任务就是“明了传统营造技术上的法则”,只有充分的了解了,才有了科学施工的依据。否则,即使我们有心严格落实“修旧如旧”的原则,因为缺乏具体的工艺和技术,也是做不到的。在明中都遗址公园的工地上,记者发现施工工人和普通民工没有任何差异,工人们没有受过古建维护的专业培训,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工人们之所以用电钻施工,不是因为他们缺乏对文化遗产的敬畏,而是真的不懂。
只有大原则,而没有细致的标准;只有理念,而没有把理念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这才是事情办不好的关键所在。
二战时,波兰首都华沙被纳粹炸成了废墟,90%的历史建筑和街区成了一片瓦砾。今天的华沙城是战后重建的,但这样一个标准的“假古董”竟然在1980年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什么呢?原来在战前,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鉴于战争迫在眉睫,紧急对全城建筑和街区进行测绘和摄影。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的位置,建筑物各个立面的造型都被巨细无遗地记录下来。这些资料被藏到了绝对安全的山洞里。战后的华沙正是按照这批资料重建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如此详细的资料,就算波兰人民爱国热情无比高涨,他们能在短短5年里按原样重建华沙城吗?
与文物保护观念不强相比,基础性的科研工作缺乏才是困扰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心腹大患。我们今天敢说,全国所有不可移动文物都建立了完整的测绘档案吗?我们敢说,对古代工艺的认识已经详尽无遗了吗?显然,对这些技术性的细节我们了解得太少。理念谁都会谈,但把理念落到实处的技术就不是谁都能掌握的了,那是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才能换来的。
因此,要破解层出不穷的“保护性破坏”,除了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以及群众的文保意识之外,更应加快文物科技研究,从内部从细节上掌握文物的秘密,破解古人留下的文化密码,如此才能终结“保护性破坏”,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才能渐入佳境。
修缮不当所造成的破坏如今已经成了文物保护中的普遍现象。辽宁“最美野长城”因为施工单位用水泥抹平城墙而面目全非,杭州秋水山庄因为涂错了颜料而紧急重涂,宁夏黄土夯筑的古长城被改建成了青砖长城,山西娘子关在修复中不但改建了城楼,连城墙也用砖修成了现代建筑……在此次凤阳明中都的修复中,曾经芳草萋萋、黄土覆顶、凸凹不平的西华门被修得整整齐齐、簇新簇新,600年明城墙那种历尽沧桑的荒凉之美消失殆尽。
众所周知,文物修复必须遵循“最小干预原则”,以尽可能保护文物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修旧如旧”,才是文物修复的最高境界。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把“修旧如旧”落到实处仍然是个问题。
以古建筑为例,中国的传统建筑从上古至明清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体系,但今人对古人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设计思想、历代沿革的认识仍然不能说是深入而彻底的。实际上,我们今天对古代建筑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清工部的《工程做法则例》等少数文献。大多数现存的古代建筑都没有做过详实的测绘。所以一旦开展修复,往往造成“保护性破坏”。由于对当时的美学风格把握不准,甚至出现了把雕像的眼睛修成了现代美瞳的失误。
梁思成先生上世纪40年代曾提出,研究古代建筑的首要任务就是“明了传统营造技术上的法则”,只有充分的了解了,才有了科学施工的依据。否则,即使我们有心严格落实“修旧如旧”的原则,因为缺乏具体的工艺和技术,也是做不到的。在明中都遗址公园的工地上,记者发现施工工人和普通民工没有任何差异,工人们没有受过古建维护的专业培训,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工人们之所以用电钻施工,不是因为他们缺乏对文化遗产的敬畏,而是真的不懂。
只有大原则,而没有细致的标准;只有理念,而没有把理念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这才是事情办不好的关键所在。
二战时,波兰首都华沙被纳粹炸成了废墟,90%的历史建筑和街区成了一片瓦砾。今天的华沙城是战后重建的,但这样一个标准的“假古董”竟然在1980年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什么呢?原来在战前,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鉴于战争迫在眉睫,紧急对全城建筑和街区进行测绘和摄影。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的位置,建筑物各个立面的造型都被巨细无遗地记录下来。这些资料被藏到了绝对安全的山洞里。战后的华沙正是按照这批资料重建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如此详细的资料,就算波兰人民爱国热情无比高涨,他们能在短短5年里按原样重建华沙城吗?
与文物保护观念不强相比,基础性的科研工作缺乏才是困扰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心腹大患。我们今天敢说,全国所有不可移动文物都建立了完整的测绘档案吗?我们敢说,对古代工艺的认识已经详尽无遗了吗?显然,对这些技术性的细节我们了解得太少。理念谁都会谈,但把理念落到实处的技术就不是谁都能掌握的了,那是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才能换来的。
因此,要破解层出不穷的“保护性破坏”,除了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以及群众的文保意识之外,更应加快文物科技研究,从内部从细节上掌握文物的秘密,破解古人留下的文化密码,如此才能终结“保护性破坏”,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才能渐入佳境。
编辑:张苇柠
申 琳:给城市留下怎样的记忆 2014-06-26 |
广州日报:南水北调治污“禁入”比“关停”... 2014-10-22 |
刘雪松:袁大宸有没有勇气先质问自己 2015-09-24 |
魏 青:喜闻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初见成效 2015-09-29 |
朱 磊:人人有担当 才有好环境 2015-10-10 |
守土有责 敢于亮剑 2016-05-06 |
故意毁长城应启动刑事追责程序 2016-07-26 |
光鲜的环保成绩不能让养羊农民埋单 2016-08-10 |
对违法占地不可轻易放行 2016-08-16 |
共享单车别忘环境责任 2017-06-19 |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