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挖掘传统田园的特有魅力
张源
//www.workercn.cn2017-09-13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田园中的诗意栖居是中国人最早的乌托邦理想,而今则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生机活力。自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田园综合体”后,财政部于5月份又下发了《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田园综合体”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词。

  人们回归田园的渴望,是对工业社会和现代性的平衡,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再次和重新定位,是传统生活方式重建自我认同的努力。钱穆先生曾言,乡村代表着自然、孤独与安定,而城市则是代表着文化、大群与活动,乡里人终需走进都市,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乡村与城市需要各自的智慧。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与自然渐行渐远,在众声喧嚣中心生浮躁。于是便产生到乡村放松一下的需要,与大自然亲近以调整心绪。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描述了一个美好的田园场景:“我们的这种生活,虽然远离尘嚣,却可以听见树木的谈话,溪中的流水便是大好的文章,一石之微,也暗喻着教训。”身处乡村,寄情田园,人的心力体力得以恢复,在孤独和安定中反思与成长。田园综合体是沟通城乡的生活纽带,让城市人有机会体验真正的田园生活,在大自然中养精蓄锐,在这里重新出发,形成新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对自身有新的理解,充实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

  他乡与故乡、传统与现代这两对关系一直是田园叙事的母题。现代田园不仅仅是城市人寻觅的桃花源,是乡村里走出来的人们留得住的乡愁和回得去的故土,更是乡里人日日在其中生活劳作的家园。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生活逐渐实现现代化,然而由于配套设施和服务跟不上,垃圾处理难、过度商业化货币化、精神生活空虚等许多负面后果也凸显出来。田园综合体是探索“就地城镇化”的新方向,不仅要着眼于教育、医疗、社保、交通基础设施的均衡化,更要通盘考虑现代田园的社会和文化建设,创造新型田园社区和田园生活。

  一些地区对农业的丰富内涵、特性与作用认识不足,只重视农业的经济功能,却忽略了农业的多功能作用,特别是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田园综合体之“综合”即着眼于此。宋代大儒程颢曾言,“观鸡雏可以知仁”。梁漱溟先生说,这是因为鸡雏有活趣,可以引发自然活泼之温情。农事活动——饲养牲畜与种植庄稼都是一样,它的对象是活物,是整个的、生动而有活趣的,容易养成疏阔自然的心性,乡村也有了从容的社会风气。费孝通先生则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具有“有机团结”的特性。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不需要法律,由于熟悉而相互信任,也形成了其他一些好的品德。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意蕴,才构成了传统田园的深厚魅力。

  中国的现代化应是城乡共享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包括乡村的复兴。当前中国处于剧烈变革的大转型时代,这种转型的关键不仅在于“改制”,更在于敦风化俗之“更化”,正所谓“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更化不能仅仅依靠法律,也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求思想资源和源头活水。中国农耕文化传统中形成的伦理与美德在现代城市已不多见,而在许多乡村却仍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正所谓“礼失而求诸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让乡风美俗滋养世人,正是发展田园综合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张源,系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