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方案》强调,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使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局面初步形成,权责明确、运营高效、监督规范的管理模式初具雏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成果经验,为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世界文明长廊中的万里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赓续不断;运河奔流不息的河水,是绵延不绝的文脉;长征跨越万水千山,英雄精神永远是照亮我们前路的灯塔……薪火相传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百年来上下求索,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深层精神追求的结晶,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涵养我们文化最肥沃的土壤、最充沛的水源。源通流畅、源远流长,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基础。
历史文化并不只是历史的沉淀、岁月的陈酿,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而是寄托着文化血脉的传承,与人们的生活和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成为我们时代精神的象征。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传承,文化引领、彰显特色,根据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布局、禀赋差异及周边人居环境、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等情况,重点建设管控保护,这正是人与文化的互动生长,是“以文化人”的生动实践,是文化自信的最好的注脚。
文化自信,前提是文化自觉,关键是文化创新。数字进馆,人们感受传统脉搏,看到未来的方向,也让传统文化照进更多人的内心;文化遗产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面对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晶,人们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互联网时代,借助科技力最,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等功能串联起来,这正是我们发展文化的创新,也折射出我们守护文化的初心。
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和研究,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日益强大的中国,对精神和梦想更为关注,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更为认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精神家园的建设添上了生动一笔,目的是把我们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民族伟大复兴构建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个有深厚文化自信的民族,才有长久屹立的精神支撑,才能拥有复兴之魂。我们脚下站立的土地,是诞生了古老璀璨而又绵延不绝的华夏文明的中华大地;我们耳畔熟悉的涛声,来自哺育了中华精神的长江黄河。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增添城市文化之美,使我们的城市根植“历史基因”,我们文化自信便有了更加靓丽的风景。
古人云,文以载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载之“道”,既是文明承续之道,更是文化自信与国家复兴之道。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建设文化公园,以文化人,凝聚中国“精气神”,是建立起文化自信的又一个重要之举。让文化之花永开不败,让文化自信挺立不倒,中国必将大踏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走向我们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