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分别为夜经济、5G元年、极限施压、止暴制乱、接诉即办、夸夸群、基层减负年、冰墩墩/雪容融、杀猪盘、乡字号/土字号。
年度新词反映了当下社会生活的新现象和新变化,也串联起了本年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事件。“接诉即办”能够入选其中,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之外。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单位发起的“汉语盘点”始于2006年,是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每年都会推出年度新词。作为一项省级工作机制,北京的“接诉即办”能够入选年度新词,实属罕见,但仔细想想,却是在情理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北京考察,强调“北京要探索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这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北京提出的要求”、“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今年以来,北京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建立“接诉即办”机制,有一办一、举一反三,一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事实表明,“接诉接办”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示范样本。
“接诉接办”入选年度新词,映射的是2019年党的政策的着力点所在,凝聚了民众共同的关切,既有意思,更有意义。
“接诉即办”贵在树立民本导向,雷厉风行解民忧。北京市实施“接诉即办”机制,以12345热线市民诉求为“哨声源”,承办者闻风而动、全时响应。“接诉”时,第一时间听到百姓“哨声”;“即办”时,到一线去、到群众身边去,下足“绣花功夫”,雷厉风行解民忧,并着力提高解决率和满意率,将“服务型政府”理念落到实处。
“接诉即办”贵在树立效果导向,求真务实抓落实。北京市委每月召开区委书记月度工作点评会,推行市委书记点名、区领导约谈、纪检介入、街乡镇内部监督、群众监督等一系列监督“接诉即办”高效落实的举措,将社会治理中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亟待解决的事情,一竿子插到基层部门去,形成了“群众—顶层—基层—群众”的实践闭环。
“接诉即办”贵在树立问题导向,未雨绸缪掌先机。北京市以“接诉即办”机制为抓手,从大数据中梳理出高频问题、重点区域,以点带面,将同类问题隐患一并解决。并且,未诉先办、主动治理,努力把问题苗头解决在群众投诉之前,为社会治理趟出了一条新路。
年度新词呈现丰富多彩的时代表情,诉说着改革创新带来的变化。“接诉即办”对应着鲜活生动的为民服务实践。这种鲜活,既体现在政府对每一个普通个体诉求的尊重和回应,也反映在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的真切体验。
2019年就要过去,2020年即将到来。我们怀念2019,它凝聚了我们的无数记忆,我们也向往2020,它孕育着新的希望,承载着新的梦想。对各地各机关部门而言,准确理解“接诉即办”等年度新词的深刻内涵,感知其中的民意脉搏,就能从中领悟更多治理之道,激发更大进取动力。而对民众来说,看到年度新词语展现的社会治理崭新气象,看清国家和城市繁荣进步的轨迹,就能对未来充满必胜信心,并准确把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充分认识到一个新时代公民应担当的责任,并积极行动起来,凝聚起奋发有为的正能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