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根据医务专业网站“丁香园”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六成的医生明确表示会阻止子女继续从事医务行业,甚至部分医生自己已萌生退意。记者在走访了北大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等几所医学类院校后发现,目前的医科学生中,父母也是医生的已凤毛麟角,即使是那些选择了从医的“医二代”,在选择职业时也大多受到过来自父母的阻止。记者调查发现,职业荣誉感降低、收入与付出严重不符、工作中存在人身风险等现实问题让一些医生“寒了心”。(7月21日《北京青年报》)
陶小莫 漫画
“近六成医生力阻子女学医”的确是中国人的悲哀
不久前,曾有一场成都高三女生向原(化名)的学医风波,实际上正是处于这样的背景之下。据称向原一心想学临床医学,但父亲坚决反对,双方起了冲突,为此,她曾有了轻生念头。而父亲的理由是:“医生忙碌又辛苦,会影响将来家庭的幸福指数;其次是学成太慢,学医10年,出来还可能是一个小跟班,而如果师范大学4年毕业,就可以任教了,提前实现自我价值;还有就是风险大,医生目前所处的社会地位低,稍不注意就会挨打……”
不得不承认,那位父亲所言确是严酷的现实。正如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廖新波所说,对于当今医疗环境面临的窘境,全社会都有责任去纠正它,但“如果医生用如此委屈的心态去阻碍儿女学医,不仅仅反映医界的悲哀,也是中国人的悲哀”。
无疑,所谓“医者父母心”,医生是崇高的职业,医生有着白衣天使的崇高称号,不仅在于其救死扶伤的职业特性,更在于心灵的圣洁。选择从医,就是选择奉献和牺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理想和激情的燃烧。在许多人物欲膨胀自我至上的当下,选择从医毫无疑问应该得到大力的推崇。也正因此,高三女生向原的坚定选择,当时就让不少人为之感动,而出现“近六成医生力阻子女学医”的尴尬现实,确实值得全社会为之反思。
的确,如果我们都“别学医”的这般“现实”,从大处说,我们还会有多少改造未来、改造社会的激情和浪漫,这个社会也必然因此失去活力和生气;从小处说,今后没有人再学医,谁来看病?也因此,“近六成医生力阻子女学医”,不仅反映了医生这一职业目前的处境尴尬,更是在拷问我们每个人,我们还有多少使命感和责任感? (钱夙伟)
把医生劝阻子女学医夸大为国人的悲哀有点过
“近六成医生力阻子女学医”,“医二代”从医遇冷,让很多人想来,出现这样的问题,大多归结于社会问题,那就是诚如新闻中所说从医人员职业荣誉感降低、收入与付出严重不符、工作中存在人身风险等现实问题让一些医生“寒了心”。事情果真如此吗?
在很多情况下,医患矛盾发生了,医务部门和患者家属总是相互指责,从没有想到换位思考。在一些人眼里,医务人员手中的手术刀就如同杀猪刀一样,见到患者就想宰。还有某些医务人员不自律,向患者讨要红包,或者是卫生部门制度存在着弊端,对群众就医开大处方,或者是小病大治,结果让群众有病后再受伤。还有一些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差,对待患者态度不好,因此群众就对这些医务人员很反感。
在一些医务人员眼中,一些来医院就医的人就是刺头,在医院里总找医务人员的麻烦,动不动就骂人甚至动手,出现了很多起伤医事件。患者与医务人员在思想感情上存在对立,这医患矛盾从根本上难以解决。因此医务人员的子女在报考医学时,父母总会现身说法阻止自己的子女不要从事自己的职业。医务人员的子女从医少了,这是事实。但据此就简单下结论,说“医二代”从医的少了,是全社会对医务人员的不公正待遇造成的,说这是全体中国人的悲哀,这话恐怕就说得有点过头了。而事实也并非如此。
社会在进步,时代也在发展,在解决医患矛盾这个顽症上,不仅仅相关部门要有制度,更在于群众与医务人员在特定情况下需要换位思考,需要相互理解,患者不是上帝,医生也并非神仙,二者只有在服务与被服务、理解与被理解中,才能够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也许只有这样,医患矛盾才能够解决,这“医二代”从医减少的现象,才不会被说成是全社会的问题,说成是中国人的悲哀。 (苗凤军)
医改不到位导致“近六成医生力阻子女学医”
医患矛盾现实、工作强度过大、美誉度下降让医生不愿苦孩子。记者调查发现:医学专业学生难见“医二代”,这则报道,欲从高考招生这一侧面反映出当下“医改之困境”。对此,我反倒认为,正是因为“医改不到位”,才造成“近六成医生力阻子女学医”。
公允地说,这些年来,医改作为一项“世界性难题”,咱们中国“有进步,也有遗憾”;“进步”的是,作为“需方”,于短短的数年中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制,特别是“新农合”,如今,农民生了大病已不再是“在家等死”,县级以上的公立医院“生意红火”,这才有了“人口深度老龄化”;“遗憾”的是,作为“供方”,至今仍然有“看病贵、看病难”。
这里,且不说“看病贵”,仅说“看病难”。由于公立医院改革“步履维艰”,由于私立医院进入市场仍有诸多“玻璃门”和“弹簧门”,就全局而言,医疗市场的“供方”相对短缺;尤其是大城市的大医院,医生们一个个忙得焦头烂额,甚至于医生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很紧张。这些“大城市的大医院”,医生很忙也很累。所以,表面上的医学专业学生难见“医二代”,究其实质还是市场上的“供需错配”,还是“医改不到位”。
至于说医学专业学生难见“医二代”,我们的新闻媒体不应该“少见多怪”:一者,“医一代”因为对医生的“劳累、辛苦、委屈”见得多了,所以才不愿自己的子女成为“医二代”。二者,虽然“医二代”不愿学医,但在高招录取中,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仍然相对较高,且从高考考生的排名情况来看,北医录取的学生在京多排名1600名之前、在海淀区800名之前,这几年都比较稳定,所以“难见医二代”,照样有人愿意当医生;三者,报道里说,记者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选取了四个本科班级,对班级中学生父母职业是医生的比例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四个班级共155名学生中,父母是医生的只有15人,仅占9.68%,这岂不证明医生还是“香饽饽”?人世间,远远不止“三百六十行”,学子们中“父母是医生的占9.68%”,一个行业有如此高的比例,你记者是不是还想着应该天下所有的人都去当医生?(张轶水)